豆豆|二胎“随母姓”才公平?等孩子上幼儿园以后,问题就会逐渐显现
怀胎十月,一朝“卸货”,妈妈们在这期间所付出的辛苦,想必只有过来人可以理解。
但也正是因为母亲在孕期付出的会更多,所以她们往往会更希望自己在宝宝的成长中,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种情况下,宝妈们就提出了“二胎随母姓”的要求,毕竟现在女性的价值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在工作中都已经得以体现,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公平。
文章插图
不过,二胎随母姓的问题虽然看似合情合理,但等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就会逐渐显现出弊端,家长们还是要慎重对待才好。
二胎“随母姓”真的才算公平?
晓林在怀二宝豆豆时,就想着让二胎随自己姓,她觉得两个孩子,一个人随一个姓很公平。虽说家里老人有些许不满,但因为她与丈夫一直坚持,便也没说什么。
后来,等小两口带着宝宝出门的时候,麻烦却接踵而至,比如很多不熟悉的邻居在问及孩子的姓名时,总是会对晓林报以异样的眼光,甚至还有人觉得她家的两个孩子并不是亲生的兄弟。在这种情况下,晓林只好一遍又一遍地解释。
文章插图
等到二宝上幼儿园的时候,这种情况就更令人糟心了,毕竟小朋友们正处于好奇心重又不懂得分寸的时候,所以他们总会用二宝随母亲的事情来调侃豆豆。
“豆豆,你为什么不跟爸爸姓?”
“豆豆你是不是捡来的孩子呀?”
“豆豆你和你哥哥真的是亲生的吗?”
……
文章插图
这样的问题虽然没有恶意,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听起来却总是格外“刺耳”。就因为这种事情,豆豆也多次跟晓林表示不想去幼儿园,这下她才知道,选择让二胎随母姓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等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各种问题就会逐渐显现出来。
对于二胎来说,随母姓的弊端并不少
虽说在起名字规范中,两个孩子分别随父母的姓氏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从传统的角度来看,随母姓确实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外人的言语与目光,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文章插图
在大部分人的心里,孩子随父姓是件约定俗称的事情,如果家里两个孩子姓氏不同,就会被默认为是重组家庭,或者并非是亲生的兄弟姐妹。
作为实实在在的“家里人”,孩子却因为姓氏一直被误解,这对于不善言辞且心理承受力差的小朋友来说,会成为一个甩不开的“包袱”。
●造成家里人偏心
文章插图
在二胎家庭中,大家虽然都说“一碗水端平”,但真正做到的父母却寥寥无几。
说句实话,人心都是偏的,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姓氏也会成为父母、长辈偏心的理由,大家总会不自觉地偏爱随自己姓氏的宝宝,最后造成区别对待,反而不利于成长。
●自我怀疑会给孩子埋下一颗“自卑的种子”
两个孩子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相互比较、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此时大宝以“主人”的口气与二宝争吵,并觉得他不是这个家的人时,就会对二宝产生打击。

- 老大|老大就该让着弟弟妹妹吗 生二胎如何考虑大宝的感受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狗狗眼睛旁边长了个红色的豆豆 眼睛周围长红色小疙瘩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