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化|全面推进幼儿园学区化治理,深圳将设立约200个学前教育学区

深圳将全面推进全市幼儿园学区化治理 。  
小南从深圳市教育局获悉,《关于推进学前教育学区化治理的实施意见》(下简称《实施意见》)已于2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该意见,到2022年底,全市设立200个左右学区,实现学前教育学区化治理全覆盖,初步构建起学前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 。  
学区化治理是否与招生有关备受家长关注 。对此市教育局解释称,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划分,学前教育学区不是幼儿园招生范围,不承担招生职责 。深圳幼儿园招生入学按照省、市相关政策文件执行 。  
为何推进学前教育学区化治理?  
缩小园际差距  
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1年底,深圳全市公办园在园儿童占比达51.6%,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儿童占比达87.5%,深圳学前教育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内涵优质发展将成为当前和未来学前教育的重点任务,亟待通过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此,深圳全面推进学前教育学区化治理工作 。  
据介绍,学区化治理是以促进学前教育管理过程精细化、师资队伍专业化、办园水平优质化为目的,党建、行政、研训、督导四位一体的现代学前教育治理模式 。学区由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幼儿园组合而成,多园协同、抱团发展,帮扶提升薄弱园,强化建设优质园,缩小园际差距,实现公办、民办幼儿园优质均衡发展 。  
如何组建学前教育学区?  
每个学区幼儿园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6所  
要选定一所优质公办园担任学区中心园  
在组建方式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原则,将辖区内各类幼儿园组合划分为若干学区 。每个学区幼儿园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6所,各区根据辖区内公办园、普惠性民办园、民办园的比例结构和分布情况合理组合 。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学区要选定一所优质公办园担任学区中心园,其他幼儿园统筹安排为学区成员园 。市属公办园可以接受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担任学区中心园 。  
学区不设为独立法人机构,学区内各类幼儿园原有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各自独立行使办园自主权 。  
治理结构如何?  
成立学区治理委员会  
主要负责人由学区中心园园长担任  
学区组建后,治理结构如何?根据《实施意见》,学区成立学区治理委员会,为学区议事机构,负责协调处理学区治理事务 。  
学区治理委员会主要负责人由学区中心园园长担任,成员由学区内全体幼儿园园长出任 。学区治理委员会下设若干个分支部门,各部门负责人由学区治理委员会在本学区择优遴选 。  
每个学区配备1名专职责任督学、8名兼职责任督学、1名兼职教研员和1名兼职培训师,学区内每所幼儿园应配备1名兼职视导员 。  
运行机制如何?  
建立学区化治理联席会议制度  
充分发挥学区责任督学的作用  
运行机制方面,在教育部门层面,各区建立学区化治理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专题研究学区工作中行政管理、督导检查、教科研及培训等相关事宜,构建党建引领、行政统筹、督导推动、研训跟进的运行机制 。  
在学区层面,明确了学区治理委员会以及内设部门的职责,充分发挥学区责任督学的作用,学区责任督学独立行使督导职能,重在发现问题、诊断问题、督促整改 。  
【学区化|全面推进幼儿园学区化治理,深圳将设立约200个学前教育学区】此外,每个学区都要制定管理章程,建立学区例会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