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话少孩子成绩好,话多孩子一般?北大脑科学教授Dr魏:并非看性格

  
话少孩子成绩好,话多孩子一般般?你有没有听过这个说法,班级里那些默默无闻的孩子,通常成绩都不错,而那些课后活泼乱跳的孩子,成绩却一般般。  
从性格气质来论,这不是绝对的,但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说,有点道理,因为话少安静的孩子专注力更强,更能聚焦在自己当下的活动中,而课后活力太盛的孩子,在课堂上表现焉焉的,可专注力却不够。  
  
孩子|话少孩子成绩好,话多孩子一般?北大脑科学教授Dr魏:并非看性格  
文章插图  
  
北大脑科学专家、《最强大脑》的科学评审Dr.魏,魏坤琳从事脑科学领域20多年,研究了不少被称为是“天才”的孩子。他发现,所有的“小天才”身上都具备一个共同点,那便是“超强的专注力”。  
所以,他也提到一个观点:“90%的孩子不是输在智商,而是专注力!”就像我们评论一个孩子,说这孩子挺聪明的,就是不用心。底层逻辑也是专注力不够的问题。  
专注力差的孩子,天赋再高也难有成就专注力差的孩子,在学习上:  
成绩难以拔尖,甚至常常垫底,学不进去,做作业各种磨蹭,考试粗心大意,会做的也错。  
在生活中:  
做事东张西望,难以长时间保持一个行为;兴趣很多,但又三分钟热度,难以坚持到底;缺乏耐心,难以安静地等待;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差,难以约束自己的一些行为,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  
这类孩子,哪怕脑子再灵,也容易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很难有能力上的提升,很难做出一番大事业。  
  
孩子|话少孩子成绩好,话多孩子一般?北大脑科学教授Dr魏:并非看性格  
文章插图  
  
因为一个孩子没有足够的专注力,大脑就没法进入深度思考,形成有效记忆,脑子是越用越灵光的,你不用就会退化;  
而对学习能专心投入的孩子,即使一开始反应没有特别敏捷,随着知识的积累、大脑的锻炼,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专注力并非天生注定,所以发现孩子有这个弱点也不必灰心丧气,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简单的行为训练,来激发孩子的大脑,改善孩子的注意力。  
日常简单行为,激发孩子大脑注意力之前有个比较火的讨论话题,如何让一个聪明的孩子,变得一事无成?  
很多人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比如说,不停否定打击孩子、总是夸他聪明、总是拿他跟别人家小孩比较……其中有个答案,就是毁掉他的专注力。  
是的,有些孩子的专注力就是被大人一步一步毁掉的,而大人却不自知。日常简单的行为,有3点需要注意。  

  • 第一:不打断孩子,给他点“自由”的时间
这样的场景,你是否熟悉?  
2岁左右的孩子总喜欢“搞破坏”,抓、扔、啃、咬……弄得满地是玩具或物品,父母见状赶忙制止,甚至威胁说“再丢就打手手了”。  
4岁的孩子走着走着就蹲在路边研究起了地上的小虫子,或是花花草草,甚至泥土,一旁的父母不停催促“走啦,你不走,我们走了”,孩子不动就拉着走。  
6岁大的孩子发呆或是玩耍时,父母站出来喊停,不停催促孩子去做另一件事,别在这浪费时间。  
孩子向外界探索学习的动作,大人误以为是调皮捣蛋,每一次的制止,都是在破坏孩子注意力的发展。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轻易打断孩子,除非孩子主动邀请你加入。  
  
孩子|话少孩子成绩好,话多孩子一般?北大脑科学教授Dr魏:并非看性格  
文章插图  
  
  • 第二:给孩子制造一个更容易集中的环境
朋友家娃1岁半,妈妈说不知道怎么搞的,以前小时候给她讲绘本,她都能很专心地看,现在这本看一眼、那本看一眼,或者跑去玩其他的根本就不听,怎么能让她耐心点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