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维|手指是大脑发育的关键,带孩子这样玩,早教的钱都省了

用手感受是孩子认识世界最直观的方式。  
动手能力关系到学习的快慢,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家长们都想孩子手指灵活、动手能力强,但孩子还那么小,能动手的机会实在是有限。  
其实想要锻炼孩子动手能力,没什么玩具比橡皮泥更合适了。  
不少妈妈说,家里的橡皮泥买了一罐又一罐,干了一盒又一盒,孩子却只会捏成一团。  
实际上橡皮泥玩对了,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还能刺激孩子认知能力、逻辑能力的发展。  
今天我们请汤维老师,来和家长们说说如何把橡皮泥玩出花儿来。  
当宝宝过了「见什么抓什么、抓什么吃什么」的阶段,就可以开始尝试玩橡皮泥了。  
1岁以前,孩子还不具备「玩」橡皮泥的能力。  
这时候给孩子玩橡皮泥,不要带太多的目的性。让孩子随意抓一团橡皮泥,随意捏、拍、揉、摔就行了。  
在这过程中,孩子可以认识到橡皮泥柔软的质地,形成对不同材料触觉的认知。  
1~2岁:锻炼精细动作为主  
在这个阶段,孩子可以玩的花样就比较多了。不过,绝大多数宝宝还是只会一通乱捏,一桶好好的橡皮泥很快就混成了一团。  
除了让孩子「放任自流」外,妈妈们还可以和宝宝一起采用以下玩法。  
1.小块撕撕  
【 汤维|手指是大脑发育的关键,带孩子这样玩,早教的钱都省了】图片来源:丁妈说育儿设计团队  
在开始,宝宝玩橡皮泥无非是合并或撕碎。  
宝宝喜欢撕扯橡皮泥时,正是锻炼精细动作的好时机。撕得越小块,对宝宝的手指动作精细度要求越高。  
当宝宝把橡皮泥撕扯成两瓣时,妈妈们可以及时拿掉一半,让宝宝撕剩下的一半,直到不能分为止。  
2.切水果  
图片来源:丁妈说育儿设计团队  
帮宝宝提前做好一些简单的小水果,鼓励宝宝用橡皮泥自带的小工具或硬一些的纸片切开水果。  
这个动作不仅能锻炼孩子的手部肌肉,还能帮助孩子建立简单的因果认知:切开后,整块的水果会分成两瓣儿。  
3.匹配形状  
妈妈们可以利用烘焙工具或橡皮泥自带的塑形工具,和孩子一起塑造不同形状,促进孩子对形状的认识。  
等宝宝对各种形状有一定熟悉后,可以利用简单的图形,让孩子把对应形状的橡皮泥放进去,加深形状认识的印象。  
图片来源:丁妈说育儿设计团队  
2~3岁:培养逻辑能力为主  
2~3后,宝宝逐渐有了自我意识,对玩橡皮泥有了更多的主见。  
妈妈可以充分调动宝宝的好奇心,利用橡皮泥的多种玩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效地引导孩子多做、多想、多说。  
1.你捏我猜或我说你捏  
妈妈可以捏出不同形状,但不要太具体,让宝宝猜猜看是什么,引导宝宝自己来说这是什么,像在哪里。  
或者,让宝宝说想要妈妈捏出怎样的形状,由妈妈捏出来,再让宝宝评论像不像,从而帮助宝宝建立事物和事物之间建立联想,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2.一个萝卜一个坑  
图片来源:丁妈说育儿设计团队  
妈妈们利用纸上的一些空格或折线,鼓励孩子将橡皮泥小球放置到对应的间里。  
这样的玩法可以帮助宝宝对平面空间的变化有一定认知,还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在填充橡皮泥的过程中,孩子能收获一定的满足感。  
3.认识颜色  
  
汤维|手指是大脑发育的关键,带孩子这样玩,早教的钱都省了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丁妈说育儿设计团队  
如果准备让孩子通过橡皮泥认识颜色,妈妈们可以尝试利用上图这样的小卡片,让孩子用橡皮泥和相同色块中的小洞对应起来,训练孩子认识色彩的能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