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花钱|“妈妈,我要十块钱”,三种妈妈不同做法,决定孩子不同的金钱观!
文|西红柿妈妈小时候,零花钱对每个孩子来说都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教会孩子合理运用这份财富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而正确的财商也能影响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这一天学校放学后,小明和同学们一起去了学校附近的一家文具店,同学们都在挑选着各式各样的文具,突然有同学问小明,“你怎么不选文具?”小明摸了摸口袋,只能装作若无其事的说:“我有很多文具用品的,暂时不急着买”。
文章插图
回去后,小明向妈妈反应了这个情况,问:“妈妈,我想要十块钱”,可是妈妈的回应却很冷淡,说小明还小,不需要用钱,有时候妈妈买就行了,这对小明心理上造成了不少的冲击。当孩子跟你说:“妈妈,能给十块钱吗”的时候,三种妈妈不同的做法,真的会决定孩子财商的高低。1、第一种妈妈:怕孩子乱花钱,就是不给,还替孩子管所有的钱。小明的妈妈在零花钱这件事情上,之所以会这样对待小明,是因为小明妈妈在小时候,家里对零花钱这一方面的管控比较严格,基本上是没有零花钱这一说法的。所以轮到小明的时候,妈妈也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小明,就连过年的压岁钱,甚至平时爷爷奶奶给的钱,也得上交给妈妈来管理。
【 零花钱|“妈妈,我要十块钱”,三种妈妈不同做法,决定孩子不同的金钱观!】
文章插图
这种妈妈对孩子金钱方面的管理,容易造成孩子金钱意识出现极端。一种情况是,孩子由于长时间无法管控自己的金钱,当有足够金钱时,就会缺乏概念,花钱容易大手大脚。另一种情况是,小时候在金钱这方面接触较少,因此当拥有经济独立的能力后,便会特别渴望金钱,容易抵制不住金钱的诱惑。2、第二种妈妈:只有孩子劳动了,才会给孩子零花钱,这样孩子不给钱就不劳动了。当然现在很多妈妈也非常民主,不会一味的“压榨”孩子,他们会制定一些列规则来激励孩子劳动,以劳换所得,只要你愿意付出劳动,就能获得回报。张军妈妈一次偶然的机会,给张军奖励了十块钱让他去洗碗。结果成效还不错,从此家里多了一个项目,“洗碗——十元,扫地——十五,拖地——二十……”。实行前一段时间,妈妈到处夸奖张军懂事,有一次去亲戚家做客,妈妈想让张军帮忙,张军却问可以拿多少钱?妈妈这才意识到张军的勤劳是受利益驱使,靠金钱维系才能长久。
文章插图
提供利益固然能够驱使孩子劳动,但也会让孩子产生固定思维,劳动要有报酬,不给钱就不劳动,长大很可能会唯利是图。但很多东西是付出才有回报的,甚至回报周期很长,所以这样的孩子前期看不到成效便会特别容易半途而废。3、第三种妈妈:每个月给孩子固定的零钱花,教孩子记好账,可以允许每月的额外的奖励。贝贝的妈妈每个月都会给贝贝一定的零花钱,让孩子与小朋友相处的时候,不至于那么拮据,平时也可以请同学喝水,处理好人际关系。贝贝的妈妈锻炼贝贝财商不单单是给固定的零花钱那么简单,还会教贝贝记账,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花钱大手大脚,知道用钱明细,好做金钱规划。如果贝贝平时表现优秀,在学校成绩优异,妈妈还会提供额外的奖励,这样也有利于贝贝努力学习,奋发向上,钱和知识双丰收。

- 妈妈做饭的神态描写 给孩子做饭的喜悦心情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特殊时期:3岁孩子咬破水银体温计,妈妈60秒专业处理 获医生点赞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妈妈在线发问:女儿读大一,未婚先孕,男生不负责,我该怎么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