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想再玩一会儿”,有两种回答,伤孩子深( 二 )
这是她自己想的办法 , 并且我们达成一致 , 而非我强迫她去做 。 这样 , 她会更愿意约束自己的行为 , 提高自控力 。
文章图片
●提前提醒
为了防止孩子太投入 , 我们可以提前几分钟提醒 。 比如跟孩子约好看多久的电视 , 快到时间了 , 我们提前提醒他一声 。
他能做好心理准备 , 并且有意识让自己从电视中抽离出来 。 这样 , 他才不会因为突然中断而产生不满的情绪 。
●提供选择
我们在让孩子遵守规则后 , 如果他还是有情绪 , 那可以提供选择 , 让他转移注意力 。 这种选择 , 最好能让他有价值感 。
比如你可以说:“我等会要去买菜 , 你是想在家做作业 , 还是帮我去选购菜呢?
相比做作业 , 孩子更乐意出去走走 , 而且 , 帮忙做事情 , 会让他们有价值感和成就感 , 从而从负面情绪中脱离出来 。
文章图片
一件看似“我还想再多玩一会”的小事 , 却隐藏了这么多的心理知识 。 而我们不同的回应方式 , 其实也在塑造孩子不同的性格 。
想培养更好性格的孩子 , 点击关注 , 我们一起读点儿童心理学~
【图片来自网络 , 侵立删】
我是佑子爸 , 家有“小魔王” , 我陪她一起成长 , 喜欢就关注吧~
- 妈妈做饭的神态描写 给孩子做饭的喜悦心情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特殊时期:3岁孩子咬破水银体温计,妈妈60秒专业处理 获医生点赞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妈妈在线发问:女儿读大一,未婚先孕,男生不负责,我该怎么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