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种司空见惯的行为,是智力正在发育的表现,家长别急着阻止( 二 )

  
很多孩子在一岁到两岁的时候 , 喜欢让家长陪着自己玩躲猫猫 。 如果家长没空 , 还会一个人藏东西玩 , 自己藏东西 , 然后再让家人寻找 , 以此获得惊喜 。   
孩子这种司空见惯的行为,是智力正在发育的表现,家长别急着阻止  
文章图片  
爱藏东西 , 在物权意识形成期也会表现得特别的明显 。 有些2-3岁的宝宝在幼儿园遇到集体里喜欢的玩具或者一些好玩的小零件 , 就喜欢带回家 。 这都是因为宝宝物权意识的发展 , 宝宝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 。 此时家长就可以适时引导 , 告诉孩子什么是个人的 , 什么是他人的 , 什么是集体的概念 。   
孩子这种司空见惯的行为,是智力正在发育的表现,家长别急着阻止  
文章图片  
一个简单的扔东西的行为 , 宝宝能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   
在扔的过程中 , 宝宝能够观察到物体的坠落轨道 , 能够听到物体落地的声音 , 这能锻炼了宝宝的  
观察能力  
。   
想要听到物体落地的声音 , 就要去触碰物体 , 就要扔出去 , 通过这一关系 , 宝宝也能建立简单的  
因果联系  
。 能促进宝宝思维能力的发展 。   
孩子这种司空见惯的行为,是智力正在发育的表现,家长别急着阻止  
文章图片  
扔东西的过程 , 还能  
锻炼宝宝手臂的力量  
, 如果宝宝对扔东西建立了兴趣之后 , 可以重点培养宝宝的投掷爱好 。 鼓励宝宝扔的行为 , 并不断激励宝宝扔得更远 , 扔得更高 。 而投掷项目在小学生体能中也有要求 。   
宝宝喜欢到处扔东西 , 实际上是确定自己的空间感 。 孩子反复扔东西的过程 , 不仅可以锻炼他  
眼、手的协调能力  
, 还可以促进他  
听觉、触觉  
以及手腕和上臂等肌肉的发展 。   
通过这一活动 , 宝宝的智力、身体、心理都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 其实 , 儿童的很多发展都是通过看似简单的活动获得的 。   
孩子这种司空见惯的行为,是智力正在发育的表现,家长别急着阻止  
文章图片  
宝宝喜欢扔东西 , 家长应该怎么做最合适?  
虽说我们要理解宝宝喜欢扔东西的行为 , 但并不是说就要放任 , 更不要溺爱 。 对宝宝扔东西的行为进行合理规范 , 既能促进宝宝身心发展 , 也能让宝宝明白基本的规则 。   
孩子这种司空见惯的行为,是智力正在发育的表现,家长别急着阻止  
文章图片  
1.准备合适的投掷玩具  
发现宝宝开始喜欢扔东西了 , 就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合适的物体可供玩耍 , 比如小球、毛绒玩具、塑料玩具这些 。 如果宝宝只扔不去捡 , 就可以提醒宝宝捡起来 , 别让宝宝养成浪费的习惯 。   
一些太贵重的东西就不要放在宝宝能够得到的地方了 , 避免宝宝受到伤害 , 弄坏了也心疼 。   
2.及时表扬宝宝  
看到宝宝抓起东西能扔出去的时候 , 就应该表扬宝宝 , “宝宝的力气真大” , “宝宝真棒 , 扔东西扔得真远 。 ”  
孩子这种司空见惯的行为,是智力正在发育的表现,家长别急着阻止  
文章图片  
同时也要告诉宝宝一个道理 , 哪些东西不能用 , 哪些东西可以扔 。   
3.平时要多关心孩子  
日常要多关注宝宝的情绪变化 , 了解宝宝扔东西是不是因为他情绪不好 。   
父母每周要有固定的时间陪伴孩子 , 留足充分的亲子陪伴时间 。 多倾听孩子的想法 , 多跟孩子聊天 。 但也不要过分溺爱孩子 。 不要让他养成通过扔东西来发泄情绪的习惯 。   
4.不要立马收拾被扔掉的玩具  
孩子扔大人立马去收拾 , 只会让孩子更加乐此不疲 , 还以为父母在跟他玩“扔和捡”的游戏呢 。 像文中的这位外婆一样 , 要了解孩子的心理 , 而不是责备和反对 。 在孩子没有兴趣、不再玩的时候再来收拾效果更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