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晚,家长需要担心吗?

语言是个很奇妙的东西 , 它是以人类的唇齿喉舌为媒介 , 以大脑为管理中枢 , 通过气流的变化产生的意义万千的声音 。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 , 还能记起自己小时候从牙牙学语到对答如流的那几年光阴吗?恐怕几乎所有人都记不起来了 。   
3岁之前 , 我们的记忆属于机械记忆 , 只能在短时间内保留在大脑中 , 过不了几年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了 。 所以很多父母对孩子学说话这个事情并不太看重 , 总觉得这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 无需过于忧虑 。   
然而他们哪里知道 , 即使将一个孩子克隆出来 , 这两个小宝贝的语言发育过程也会存在不小的差异 。 生理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 , 环境、教育的差异也会导致孩子间语言习得的速度和质量大相径庭 。 孩子说话晚,家长需要担心吗?  
文章图片  
  
孩子说话晚 , 值得忧虑吗?  
婴幼儿说话有早晚 , 是由生理、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差异导致的 。 有的孩子10个月就能叫爸爸妈妈了 , 有的孩子15个月才能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汇 。 在十几年前 , 很少有人关心孩子的语言发育情况 , 只着眼于衣食住行等硬性需求上 。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 , 各种科学的育儿方式才被广大父母所学习和认可 。 但是 , 仍有很多人对语言这一块的关注度处于低谷 。 根据美国的统计 , 儿童在2岁时有语言发育迟缓迹象的概率约为10%-15% , 5%的孩子在3岁时被确诊为语言发育迟缓 。   
发病率看似较低 , 但孩子是容不得我们赌上一把的 , 因为我们不能保证 , 自家孩子就是运气好的那一个 。 况且 , 语言发育迟缓的发生和运气并不相关 , 更多的是有赖于抚养人所采取的育儿方式 。   
虽然说话时间的差异一直存在 , 但这个差异也有一条红线 。 只要孩子的语言发育进程落后健康同龄人6个月 , 那么就可以被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了 。 只要过了这条红线 , 就不是父母该不该忧虑的问题了 , 而是该进行治疗和后续语言矫正的工作了 。 孩子说话晚,家长需要担心吗?  
文章图片  
  
如何在早期判断孩子是否语迟?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儿童语言发育评价标准都大同小异 , 它们之间的差异并不很大 , 基本符合婴幼儿的语言发育规律 。 很遗憾的是 , 全世界仍没有一个权威的语言发育评价标准 , 但爸爸妈妈不用担心 , 任何正规渠道发布的标准都能当作判断孩子是否语迟的规范 。   
因为各家的评价标准都有些许差异 , 数量也太多 , 小编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 不过 , 小编可以教给爸爸妈妈们一个测试方法 , 可以在不同时期评判孩子的语言发育进程 。   
要知道 , 引发语言发育迟缓的因素很复杂 , 比较容易发现的生理疾病就不说了 , 像是听力障碍、语言环境不良和语言刺激不足都是隐蔽性很高的问题 , 甚至是家长自认为做到位其实离合格相差甚远的问题 。   
出生到6月龄:观察孩子对声音是否有反应 , 叫他名字是否会看向你  
6月龄到9月龄:孩子是否会乱叫 , 是不是喜欢发出声音  
10月龄到12月龄:会不会叫爸爸、妈妈  
18月龄到24月龄:除了爸爸妈妈 , 是否会说简单的常见物品 , 比如“苹果”“手”“再见”  
24月龄到36月龄:词汇量是否在200-400之间 , 是否会说三词组成的短句  
宝宝如果不能在规定的月龄做到这些 , 而且落后的时间超过半年 , 那么语言发育迟缓八成是没跑了 , 家长赶紧带着孩子先到医院进行检查 , 然后着手语言矫正的工作吧 。 孩子说话晚,家长需要担心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