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容易发脾气的父母,怎么做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相信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自我怀疑的时候,没控制好自己情绪、吼了孩子,事后又觉得后悔、开始自我检讨。
冲孩子“发脾气”是极弱的沟通方式,父母的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孩子接收父母传达出来的信息。
心理学上有一个“55387定律”。意思是,当你和一个人沟通的时候,对方对你信息的接收,由55%的形象和态度、38%的眼神和语气、7%的具体内容共同组成。
也就是说,父母形象和态度,较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去接收父母传达出来的信息。父母发脾气,是在传达负面情绪,可能孩子只顾着害怕,根本听不见父母究竟说了什么。
文章插图
改变坏脾气的方法
1、改变烦躁情绪进行交流
随意发脾气就像到处乱扔垃圾,这是非常糟糕的行为。孩子不应该成为我们负面情绪的垃圾桶。
例如,如果您看到您的孩子尚未完成家庭作业,如果您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可以这样说:真遗憾您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如果您能在半小时内完成作业,我会感到非常高兴。
孩子做错了某件事并受到委屈之后,不要责备、抱怨或殴打,先学会倾听。
在教育中进行“有情感和理性的教育”比生气要好得多。让家庭充满感情和沟通,而不是充满暴力和谴责。
2、家长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
抑制和克制自己的脾气也不是最好的方法。情绪无法被抑制,沮丧的情绪最终将以更加失控的状态爆发。
真正的方法是学会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情绪,并意识到我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与孩子无关。
也许很多负面情绪并不来于孩子,要合理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释放更多的“内存空间”来做有意义的事情。
文章插图
【 李玫瑾|容易发脾气的父母,怎么做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父母和孩子沟通,如何变得有效?
那话说回来了,父母和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想要说服孩子,教育孩子,该怎么办呢?
①巧用标签效应
在育儿领域,经常提到,不要往孩子身上“贴标签”,其实更加准确地来说,是不要往孩子身上贴“负面标签”,“正面标签”可以有效地拿来教育孩子,能够辅助有效地完成亲子沟通。
比如,疫情期间,孩子想出去玩,父母不让,但是也说服不了他。父母可以往他身上贴“善于听取父母意见”的标签,在孩子快认同或者已经认同父母的观点的时候,父母夸他“每次大人好好跟他说话,解释原因,他虚心接受”,慢慢地孩子也会有意让自己的行为往这方面靠拢,变得更善于听取父母的意见,亲子间的沟通事半功倍。
②时刻牢记和孩子沟通的目的
父母和孩子沟通,父母和孩子要时刻牢记和孩子沟通的目的,自己要达成什么目的?达成这些目的要怎么做?怎样做,孩子跟乐于接受?
只要家长能够牢记目标,把大问题化成小目标,和孩子沟通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文章插图
③充满爱的教育
有时候孩子反叛,不听话甚至反驳,了解其根本原因;换句话说,这表明孩子具有独立思考和思考的能力。
勇于面对问题的勇气,比像个没有意见和灵魂,只听从成年人的木人要好。
只要你的心充满爱与感激,你就会得到更多作为回报,在为孩子们创造和谐健康的环境的同时,充满爱与感激的心可以使爱继续传递。
文章插图
PS:李玫瑾育儿视频讲座全集,目前已整合共计51个视频,基本市面上各类能找到的李玫瑾老师讲学视频都有了。
- 晚上容易失眠吃什么好 女性晚上适合吃什么温补
- 服用大量安眠药会死亡吗 什么药能致死还容易买
- 糖尿病人为什么容易发热出汗 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
- 皮肤容易缺水干燥起皮 面部皮肤干燥如何补水
- 红酒里面加什么容易让人醉啊 在酒里放什么容易喝醉
- 山东出现炭疽死亡病例 五月份容易得什么传染病
- 听说多吃碱性食物容易生儿子 备孕前多久吃碱性食物
- 不容易怎么办 怎么才能更容易怀孕
-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性功能障碍 男性生理问题什么是指什么
- 怎样煮红豆烂的快 煮红豆容易烂窍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