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快两岁了,谁都敢打,说也不听,我应该怎么去正确引导他?

如题 , 娃现在一岁十个月了 , 他爸爸一直在上班 , 我在他刚满一岁没两天的时候也出去上班了 , 娃奶奶现在在照顾他 , 娃的姑姑也在我们家 , 最近就发现他特别喜欢打人 , 打奶奶 , 打姑姑 , 打爸爸 , 打妈妈 , 也不是生气 , 谁也没惹他 , 就是没有理由 , 咬着牙咧着嘴的打人  
每次我看到他打人 , 都会告诉他不许打人 , 打人很疼 , 你要是想和我们玩 , 可以抱抱亲亲 , 不可以打 , 最开始说的时候 , 娃还会点点头表示听到了 , 后来慢慢就不听了 , 而且下手越来越重 , 给他讲道理他爱答不理的 , 手头有啥都可以玩的很认真 , 就是不听你讲话  
然后他打我我就会打他 , 他咬我我也咬他 , 然后问他疼不疼 , 他说疼 , 我说那你打我我会不会疼 , 他说会 , 我说那你以后不许打人了 , 打人很疼对不对 , 结果他当时答应了 , 下次还是会动手 , 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 养孩子太难了  
我也没办法给他发脾气 , 我刚要凶他 , 他就很委屈的在哭 , 我就感觉我不应该凶他 , 我应该好好跟他沟通 , 我要学会理解他 , 脑子里全是之前看的育儿知识 , 一堆凶孩子的坏处什么的 , 我也不敢凶他了 , 但是肯定也不能放任他这么打人  
大概就是这了  
我现在的问题是我应该怎么做?  
来 , 我来做一次“案件重演” , 看看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哈 。   
要拿玩具  
奶奶给他  
扔玩具  
奶奶说 , 别扔啦!再扔不给你了!  
孩子打哭 , 边“打”奶奶  
奶奶受不了 , 喊到:给你给你别哭了别哭了 。   
爷爷在旁边大笑哈哈哈哈哈哈 , 然后过去摸摸他的头 , 别哭了别哭了玩吧 , 还顺手给颗糖 。   
要吃糖  
奶奶说:这个吃了很多啦别再吃了  
孩子大叫 , 然后“打”奶奶  
奶奶说:哎呀哎呀别吵了 , 给你两颗  
爷爷在旁边哈哈哈哈哈哈哈  
渐渐的 , 孩子就认为“打”“哭”这些行为可以换来大人的满足 , 并养成了习惯 。   
不到三岁的孩子 , 很难做到“换位思考”或者“共情”  
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  
每次我看到他打人 , 都会告诉他不许打人 , 打人很疼 , 你要是想和我们玩 , 可以抱抱亲亲 , 不可以打 , 最开始说的时候 , 娃还会点点头表示听到了  
然后他打我我就会打他 , 他咬我我也咬他 , 然后问他疼不疼 , 他说疼 , 我说那你打我我会不会疼 , 他说会 , 我说那你以后不许打人了 , 打人很疼对不对 , 结果他当时答应了 , 下次还是会动手  
那应该怎么办?  
1、脱敏  
先搞定爷爷奶奶 , 可以说很大概率上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就是爷爷奶奶的“溺爱”造成的 。   
最好能接回来自己带 。   
做一个“脱敏”处理  
2、“治疗”  
接着 , 打消孩子这种念头——哭闹打人能获得满足 。   
他打人时 , 一不要做他所要求的事 , 二打回去 。   
这个“打回去”也是有技巧的 , 不是瞎打  
不要用手打 , 拿起一些能造成一定疼痛感但是又不会造成严重伤害的 。   
比如:拖鞋  
3岁以下的孩子可以适当地科学地“打” 。   
3、培养纠正  
记住一个核心: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过程中 , 孩子出现反复才是正常的 。   
结果他当时答应了 , 下次还是会动手 , 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教育过后继续犯错是正常的 , 多次、及时地教育才是正解 。   
可以通过绘本读物 , 来帮助孩子认识正确的道德规范 。   
如:  
孩子快两岁了,谁都敢打,说也不听,我应该怎么去正确引导他?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