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长大后差距明显,家长别忽视

自古以来 , 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 , 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不打不成才 。   
但是打骂真的能让孩子知错吗?恐怕更多的不是知错、改错而是害怕和委屈吧!  
就像知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博士说的:“父母所造成的伤害效果不止是当下 。 它贯穿岁月 , 像一根针一样深扎在子女的心头 。 ”  
小时候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 , 长大后差距明显 , 家长别忽视 。   
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长大后差距明显,家长别忽视  
文章图片  
1、性格差距  
小时候经常挨打的孩子 , 总会生活在“挨打”的阴影之下 , 变得小心翼翼 , 性格很容易变得暴躁、易怒 , 有攻击性 , 这是因为孩子受到家长暴力的影响 , 潜意识中就会用攻击性来保护自己 。   
还有一部分孩子 , 会变得自卑、懦弱 , 就连说话时都不敢看别人眼睛 。 这是因为父母的打骂让孩子没有自信 , 做什么都“不敢” 。   
所以经常挨打的孩子 , 长大后多半性格自卑、消极 , 而从不挨打的孩子 , 则更自信、乐观 , 性格更积极 。   
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长大后差距明显,家长别忽视  
文章图片  
2、亲子关系  
经常打骂孩子 , 意味着家长很少和孩子好好说话 , 亲子之间缺少平等的沟通 , 所以经常挨打的孩子和父母之间总是隔着些什么 , 亲子关系差 。   
而从不打孩子的家长 , 更多的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 , 亲子之间的关系会更好 。   
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长大后差距明显,家长别忽视  
文章图片  
3、犯错后的态度  
孩子都会犯错 , 经常挨打的孩子 , 会因为怕挨打所以逃避错误 , 犯错后很可能会撒谎、推卸责任 , 总是输不起 。   
而不用担心因为犯错而挨打的孩子 , 更容易面对错误、承担错误造成的后果 , 更容易成为知错就改的人 。   
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长大后差距明显,家长别忽视  
文章图片  
优秀的孩子不是打出来的  
优秀的孩子 , 应该是教出来的 , 而不是打出来的 。   
钟南山院士曾在《大家》栏目中提到 , 他小时候因为嘴馋 , 把要交给学校的伙食费偷偷花掉买了零食 , 临近期末钟妈妈想看看饭钱还剩多少 , 他这才坦白 。   
在事情暴露之后 , 钟南山以为自己要大祸临头了 , 免不了一顿打 , 但父亲只是问他:“南山 , 你好好想想 , 这个事你做得对不对?”  
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长大后差距明显,家长别忽视  
文章图片  
而父亲的这番话 , 对钟南山来说比打他一顿还要印象深刻 , 从那之后他再也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 。   
其实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 家长应该让孩子承担错误带来的后果、做出弥补 , 反思自己错在哪 , 而不是一言不合就打骂 。   
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长大后差距明显,家长别忽视】给大家分享一套培养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的绘本《儿童好性格养成绘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