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继续给大家剖析,我的“教科书式育儿”经验 。后来,儿子再问我“妈妈,我想再玩一会,可以吗?”这类的问题,我就会递给儿子一个钟表,让儿子亲自动手定好时间,然后询问孩子说:“你可以做到三分钟后,主动停止玩手机,去书房写作业吗?或者,你有别的方法,能保证自己只玩3分钟吗?”
果然,这招很有效果,儿子定时3分钟后闹钟响起时,儿子虽然不情愿,但还是会主动关掉手机,然后乖乖地开始学习 。而我也不必再跟孩子费口舌了,俩人之间毫无争吵 。整个过程相当愉快,非常开心 。最终,孩子学会了自律,我也成了一个孩子眼中,既宽容又体贴的好妈妈 。
文章图片
经验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我的切身体会 。帮大家总结一下方法,如果您的孩子再撒娇地问您,他想要再玩3分钟,可以吗?您就按照这第三种回答的模板,告诉孩子就可以了 。这招的效果很棒,孩子基本都能在闹钟的提醒下,做到守规则,玩到规定的时间就停止了 。而且丝毫不影响亲子感情,孩子开心,大人也会很愉快 。
总结来看,这招教科书式的回答方法,用到的概念就是“责任转移” 。妈妈把看管孩子的任务,转移给孩子自己了 。小孩子也是有责任心的,当他答应妈妈要完成任务时,就会抱着这样的信念去有时有晌的玩,并且会进行自我约束 。
同时,这里还用到了“有限选择”的理念 。“有限选择”就是说,给孩子提供一些带有启发性的提问,具有引导性质 。比如,妈妈询问孩子,是否可以玩3分钟后,主动放下手机游戏,去写作业?或者,让孩子自己寻找一种保证方式,保证只玩3分钟,给家长做出承诺 。
文章图片
这样的两项或有限制的选择方式下,孩子愿意接受,多数都不会拒绝,相对会很开心地配合家长 。毕竟,表面看起来,孩子是自己在做决定,满足了当下的需求 。但实质上,却是家长替孩子做出了重要的规定,并给了孩子一定的选择空间 。
总结来看,妥协型的爱、拒绝型的爱,都容易伤害到孩子 。唯有“教科书式”的育儿方式,所带给孩子的爱,才是家长对孩子最合适的爱 。
互动话题:你家孩子还要再玩几分钟时,家长你是如何回答的呢?
【育儿|“我想再玩3分钟”,拒绝和妥协都会害了娃,这样回答才对孩子好】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