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残忍的教育,是逼孩子外向

有个小男孩因为平时太内向 , 不喜欢和人交流 , 父亲看着很着急 。 为了给儿子练练胆量 , 把他独自一人“扔”在了人流密集的火车站 。   
孩子孤零零地在火车站徘徊了很久 , 幸运的是 , 被细心的民警发现 , 联系家长把孩子接回去了 。   
最残忍的教育,是逼孩子外向  
文章图片  
这位用极端的方法逼孩子外向的父亲 , 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 。   
前几天 , 在小区花园里 , 看到一位妈妈 , 一脸生气地训自己儿子:  
“你扭扭捏捏像什么样子!”  
“让你喊喊人 , 是要了你的命吗!”  
孩子也不说话 , 低着头听着妈妈的训斥 , 不一会 , 被妈妈气呼呼地拉扯着回家去了 。   
在大多数父母眼里 , 一个孩子 , 不够开朗、不爱说话、很内向 , 这是性格中的缺点 , 甚至是缺陷 , 他们对这样的孩子特别不接纳 。   
原因很简单 , 因为内向=没出息 , 内向=孤僻 , 内向=难相处......  
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吗?  
一、内向不可怕 , 可怕的是大人的焦虑  
有位“内向”的朋友 , 说过自己的经历:  
在很小的时候 , 父亲直接对她说:  
“内向的孩子 , 以后进了社会是要吃大亏的!”  
于是一家人很努力地将她往外向的性格上指引:  
小的时候 , 每天上学前 , 妈妈都会督促她上课的时候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家里来人了 , 让她当着大人的面背古诗、课文 。   
上了高中 , 放假宅在家 , 催着她出去玩 , 不要闷在家里;也会带着她参加大小聚会 , 鼓励她打招呼、敬酒......  
父母对她性格上的不满 , 直接影响了她的自我否定 , 变得讨厌自己的性格 。   
她不能理解的是 , 为什么别人能大大方方 , 社交起来可以如鱼得水 , 而到了自己这里 , 连主动打招呼都很困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变得异常自卑 。   
直到后来在大学里 , 选修了心理学课程 , 又读了很多相关的书籍 , 才慢慢意识到:  
内向并不是不好的性格 。 反倒是父母标签化的语言 , 给了自己非常强烈的心理暗示 , 让自己困在“鸵鸟”的心态里 。   
最残忍的教育,是逼孩子外向  
文章图片  
内向的孩子 , 小时候没少经历这样类似的事情 。   
大人们习惯用刻板的成见去看待孩子的性格 , 一直给内向的孩子贴标签 , 简单粗暴地逼迫他们外向 , 试图扭转孩子的性格 。   
这种执着反而伤了孩子 。   
内向孩子很容易产生内疚和自责 , 对孩子性格上的挑剔 , 容易让孩子陷入自卑 , 造成非常大的心理负担 。   
二、内向的孩子 , 也有他们的优势  
性格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   
《内向不好吗》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女儿性格十分内向 , 在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退缩表现 , 都让妈妈十分头疼 。   
她很羡慕邻居家那个外向、受人欢迎的小男孩 , 心想这样的孩子该多省心啊 。   
有天 , 她看到男孩的妈妈再三地叮嘱孩子:“只有在别人同意的时候才能去别人家里哦 , 只有在别人同意的时候才能……”  
看到男孩妈妈一脸的担心 , 她才缓过神来:  
原来养育外向的孩子 , 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 。   
是啊 , 不管是内向 , 还是外向 , 都有着各自的优势 , 也有着不同的局限性 , 但只要每个孩子能顺应自己的特点 , 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   
内向的孩子只要找到适合他自己的节奏与社交模式 , 未来照样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   
他们身上也有很多优点 , 比如他们倾向于安静专注 , 听得多说得少 , 喜欢深入思考 , 他们经常能注意到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懂得自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