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啥都不怕”到“万物可怕”,孩子经历了什么?原因并非胆子小

文/忒咪妈妈(原创文章 , 欢迎个人分享转发)  
大家好 , 我是忒咪妈妈~  
养育孩子 , 就是升级打怪 。   
在成长的路上 , 我们会发现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 , 会有许多莫名其妙的变化 。   
而这些变化 , 也给我们养育孩子 , 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和难题 。   
从“啥都不怕”到“万物可怕”,孩子经历了什么?原因并非胆子小  
文章图片  
01.宝宝突然各种“怕怕怕”  
宝妈群里 , 我们经常会聊到这样一个话题 , 就是孩子成长到一个阶段 , 突然开始各种“怕怕怕”了 。   
在我们妈妈眼里 , 孩子明明前一秒还是那个无法无天的存在 , 怎么突然转变成了“万物可怕”的样子呢?  
比如说怕黑、怕陌生人、怕吃药、怕独自上厕所等等 。   
甚至还有一些小朋友 , 之前恨不得时时刻刻钻到电视里看动画片 , 可是突然之间却对动画片里的某些人物产生了抗拒、恐惧的心理和行为 。   
难道说 , 孩子突然开始害怕 , 是因为大家所说的胆小吗?  
事实上 ,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个阶段 , 而原因却跟胆小没有任何关系 。   
从“啥都不怕”到“万物可怕”,孩子经历了什么?原因并非胆子小  
文章图片  
02.孩子原来天不怕、地不怕 , 怎么突然害怕了?  
其实 , 所谓的害怕 , 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 , 当孩子进入2岁以后 , 他们的自主意识会逐渐萌发 , 这个时候 , 他们会刻意回避一些可怕的经历 , 也会回避一些潜意识里的危险 。   
比如说可怕的动物 , 例如蛇、蜘蛛、毛毛虫等等 。   
在心理学上 , 2—4的孩子 , 往往处于害怕的特殊时期 , 跟以前无法无天相比 , 现在的他因为自主意识开启 , 所以了解到了更多的东西 , 从而也会变得容易害怕 。   
就像咱们老话说的那样:初生牛犊不怕虎 , 但是随着经验增加、意识萌发 , 那么他们知道得多了 , 害怕的也就自然多了 。   
当然 , 有些家长可能也会比较好奇 , 因为孩子对某些特定事物 , 既没有可怕的经历 , 而且看起来也不可怕 , 为什么也会出现抗拒、害怕的情况呢?接下来咱们一起了解一下 。   
从“啥都不怕”到“万物可怕”,孩子经历了什么?原因并非胆子小  
文章图片  
①判断事物结果 , 联想潜藏危险  
当孩子进入到2岁以后 , 就能够具备对简单事物的简单判断能力 。   
比如说 , 妈妈给自己穿衣服 , 就意味着自己马上就要起床 , 再比如说爸爸要去上班 , 那么白天爸爸就不能陪自己玩了 。   
简单的因果判断能力 , 让孩子更容易在特定的事物当中 , 联想到可能潜藏的危险 。   
比如说孩子会远离热水 , 这是因为他害怕热水溅到自己身上 , 从而烫到自己 。   
再比如孩子看见别的小朋友荡秋千 , 自己却不敢上去玩 , 这是因为他联想到荡秋千可能会摔下来 。   
所以 , 孩子的这些推理判断 , 导致孩子对一些事情抗拒 , 并且害怕 。   
从“啥都不怕”到“万物可怕”,孩子经历了什么?原因并非胆子小  
文章图片  
②想象力丰富 , 容易把物体“生命化”  
孩子对于外界环境 , 有着让成年人难以企及的想象力 。   
根据研究发现:孩子进入2岁以后 , 他们的想象力是成年人的2倍 。   
所以 , 当孩子想象力丰富之后 , 就会出现一个尴尬的局面 , 那就是“脑补过度” , 有时候就会吓到自己 。   
可能我们都看过这样的场景 , 孩子给玩偶穿衣服 , 对着玩偶说话等等 , 这其实都是想象力丰富的表现 。   
在孩子眼里 , 我们认为的动态的事物 , 其实是富有生命力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