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减数跟减数哪个在前 减数和被减数怎么区分

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定律、性质、法则、公式等,其中数学概念不仅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 。学习数学,实际上就是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应用的过程 。事实证明,如果孩子有了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就有助于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运算和解题技能 。相反,如果一个学生概念不清,就无法掌握定律、法则和公式,做题就会出现没有思路,不规范等问题 。  

被减数跟减数哪个在前 减数和被减数怎么区分
  
文章插图  
  
被减数跟减数哪个在前 减数和被减数怎么区分
  
文章插图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  
1、加数 + 加数 = 和  
2、被减数 – 减数 = 差  
和 = 加数 + 加数  
差 = 被减数 – 减数  
和 – 加数 = 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  
另一个加数 = 和 – 加数  
减数= 被减数 – 差  
差 + 减数 = 被减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  
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  
4、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  
5、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少)几的问题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  
大数=小数+多出来的数 小数=大数-多出来的数 多出来的数=大数-小数  
6、时针短,分针长 。1时=60分 60分=1时 1刻=15分  
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  
重点:钟面数字有十二个 。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一时是六十分,六十分是一时 。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多了多少分,仔细看分针 。  
7、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 。拆大数,凑小数 。  
8、图文应用题: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 。最后要记得写答 。  
9、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  
10、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  
11、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12、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  
13、长方形有4条边,正方形有4条边,三角形有3条边 。  
14、至少要用6相同的小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  
15、至少要用4根相同的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  
16、至少要用3相同的小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  
17、硬币是圆的 。  
18、至少要8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  
19、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  
20、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相等。  
圆柱上下有两个平平的面,这两个面的大小相同 。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  
2、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cm”表示 。  
3、把尺的刻度0对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可以知道物体的长度 。  
4、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来表示 。  
5、1米=100厘米 ;1m=100cm;1米里面有(100)个1厘米 。  
6、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有两个端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