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育儿|忘年恋、嫁豪门、直播带货,中国三代跳水女皇的“精彩”人生( 二 )

  
  
  
同年 , 她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 , 是第一个登上此封面的中国运动员 。  
优秀的人 , 不会只有一次名扬世界的机会 。  
1996年 , 亚特兰大奥运会 , 伏明霞在跳水比赛中 , 拿下了10米跳台和女子单人3米板两个项目的金牌 。 其中 , 10米跳台的比赛成绩领先第二名42分之多 。  
18岁的她 , 成为了中国跳水史上第一个板台双冠王 。 “跳水女皇”实至名归 。  
  
  
  
1997年 , 伏明霞宣布退役:“我需要学习 , 需要过正常人的生活 。 ”随后进入清华大学学习 。 她以为自己厌倦了跳水队的高强度训练 , 可离开之后 , 才发现 , 跳水已经成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 。  
1998年 , 她主动找到教练于芬 , 问:“你看我还能练么?”  
就这样 , 伏明霞再次回到了她热爱的跳水世界里 。  
经过9个多月的训练 , 她恢复了往日的竞技水平 , 代表国家多次参加全国或世界级的比赛 , 拿下不少奖牌 。  
2000年 , 她重返国家跳水队 , 征战悉尼奥运会 。  
三米板跳水决赛 , 她要和师妹郭晶晶一分高下 。  
进入决赛时 , 郭晶晶领先8.2分 。 在自由动作比赛的最后一轮 , 伏明霞超常发挥 , 最终反超郭晶晶11分 , 拿下冠军 , 赢得了她的第四枚奥运金牌 。  
  
  
  
这是伏明霞奥运生涯的最后一跳 。  
这一跳 , 被媒体称为“惊为天人” 。  
这一跳 , 征服了全世界 。  
悉尼奥运会后 , 伏明霞第二次退役 , 回到清华大学继续她未完成的学业 。  
此时 , 她才22岁 。  
在伏明霞的记忆里 , 有一个画面一直忘不掉 。  
有一次拿了奥运冠军 , 整场的观众都在为她鼓掌、欢呼 , 但散场之后 , 游泳馆一下子变得空空荡荡 。 接下来参加发布会 , 所有的镜头、闪光灯都围着她 , 万众瞩目 。 发布会结束 , 她又是一个人背着包走在奥运村 。  
起起伏伏的状态 , 让伏明霞觉得“一切都不那么真实” 。  
“不管你是谁 , 辉煌之外 , 你都要去食堂吃饭 , 都要回到生活中 。 生活才是最真实的 。 ”  
于是 , 她向着自己想要的真实出发了 。  
2001年 , 伏明霞受邀去香港参加一场颁奖礼 , 在这里 , 她遇到了梁锦松 。  
  
  
  
那段时间 , 总有港媒拍到梁锦松驾着跑车 , 和伏明霞在香港街头游览 。 绯闻一时间满天飞 。 要知道 , 梁锦松比伏明霞足足要大26岁 。 这段“忘年恋”一开始便不被世人看好 。  
一年后 , 俩人公开恋情 。 有一次伏明霞参加颁奖礼被问及此事 , 她笑得很幸福 , 说每天都会和梁锦松通电话 。  
  
  
  
对于外界言论 , 伏明霞一直不在意 , 她知道自己的感受 , 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我喜欢成熟一点的男人 , 因为我属于不操心的那种人 , 不会想那么远的东西 , 只想现在的东西 。 有他 , 就是他来管家 , 我可以轻松一点 。 ”  
2002年7月 , 伏明霞和梁锦松低调完婚 。 此后 , 便鲜少看到伏明霞出现在公众视野 。  
婚后 , 俩人育有一子两女 , 最大的女儿今年已经18岁了 。  
谈恋爱 , 结婚 , 生子 , 并没有让她放弃学习 。 2004年 , 伏明霞顺利完成学业 , 拿到了清华大学的学士学位 。  
  
  
  
为了不让媒体过多打扰 , 伏明霞和梁锦松都尽量保持低调 。 偶尔有媒体拍到 , 也是一家五口一起参加公众活动 , 或者夫妻上街买菜 。  
  
  
  
梁锦松曾公开在媒体前夸赞妻子:“我给她打满分 , 带三个小孩子十分不容易 。 在家我是老五 , 她是老大 。 ”  
远离奥运冠军光环 , 过着柴米油盐的生活 , 让伏明霞觉得“做回了普通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