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刘禹锡的诗有哪些 辛弃疾的代表作有哪些( 五 )

  
这两句诗句包含了深刻的寓意 。种桃道士指打击当时革新运动的当权者 。这些人,经过二十多年,有的死了,有的失势了,因而被他们提拔起来的新贵也就跟着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煊赫声势,而让位于另外一些人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是该诗的名句,我这个被排挤的人,却又回来了,难道是那些人所能预料到的吗?对于扼杀那次政治革新的政敌,诗人在这里投以轻蔑的嘲笑,从而显示了自己的不屈和乐观,显示了他将继续战斗下去 。刘禹锡是用比拟的方法,对当时的人物和事件加以讽刺,这种艺术手法是非常高妙的 。  
附《游玄都观》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  
诗意:京城的大路上行人车马川流不息,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人们都说自己刚从玄都观里赏花回来 。玄都观里的桃树有上千株,全都是在我被贬离开京城后栽下的 。  

唐代刘禹锡的诗有哪些 辛弃疾的代表作有哪些
  
文章插图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八、《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  
诗意:  
自古人们逢秋就叹寂寞与凄凉,  
而我却说秋天胜景要胜过春天 。  
晴朗的空中一只仙鹤一飞冲天,  
我的诗兴也随它到碧蓝的云霄 。  
秋天,在大自然中,意味着成熟收获 。秋天,天高云淡、凉爽宜人,各种植物五彩缤纷,色彩绚烂 。是个美好的季节 。但是,在许多文人骚客的笔下,秋天是一个悲剧的角色,哀怨、愁绪、悲伤、思念、牵挂是秋天的主题 。  
唐代刘禹锡的诗有哪些 辛弃疾的代表作有哪些
  
文章插图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诗人开篇就是名句,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强烈的自信,“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这种认可,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  
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 。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 。它给予读者的,是一种高扬不屈的气概和高尚乐观的情操 。  
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他虽被贬谪,但却不悲观消沉 。全诗气势雄浑豪迈,沉着痛快,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为我们留下的,是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 。  
《今日头条》有些条友写秋的诗词,多是抒发忧、思、怨、悲这种情绪,固然是个人感受,不过,开朗乐观、豁达豪放、积极向上、斗志昂扬的心态对人不是更有利吗?  
唐代刘禹锡的诗有哪些 辛弃疾的代表作有哪些
  
文章插图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九、《赏牡丹》  
唐代: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  
诗意:  
庭院中的芍药花虽艳丽,但格调不高;  
池面上的荷花固然明净,却缺少豪情 。  
只有华贵的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  
开花的季节引得人来轰动了整个京城 。  
唐代刘禹锡的诗有哪些 辛弃疾的代表作有哪些
  
文章插图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刘禹锡的这首《赏牡丹》,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先写芍药花、荷花,一种格调不高,一种缺少豪情,然后白描的方式来写牡丹花,唯有牡丹花最华贵,天生国色天香,每当到了开花时节,它的美使得整个京城的赏花人都轰动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