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规矩 真的可以受益一身!( 三 )

  
遇事具体分析  
不要简单以“对错”定义孩子的行为  
现象 孩子A被孩子B打了 , 孩子B没有道歉 , 孩子A又打回了孩子B , 这是孩子A的错还是孩子B的错呢?这时 , 家长A要怎么教育孩子?  
药方 不要以成年人的行为准则来规范约束孩子 , 不要把孩子的一些淘气行为统统斥责为“犯错误” 。覃燕认为 , 家长常常习惯性地用“对与错”定义孩子的行为 。运用到上述现象 , 这个时候就不要说孩子A错了 , 而是说“你这样做不合适”多给孩子分析具体情况 , 千万不要一味地说“你做错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