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过减配、低耗的生活

  

陈道明:过减配、低耗的生活
  
文章插图  
生活越是喧嚣,我们越要持戒而行 。  
前段时间,随着电视剧《人世间》热播,为该剧旁白配音的陈道明再次登上微博热搜 。  
这些年,他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而是远离尘嚣,笃定自守,安静低调过生活 。  
他曾在各种场合谈及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做人的最高意境是节制,而不是释放,人生最好的活法,是甘于寂寞,不拘泥于名利 。”  
肤浅的人用物质来掩饰自己的空虚,沉着的人用丰盛的内心填补生活的缝隙 。  
给生活减配,为灵魂松绑,才是下半生最睿智的活法 。01  
物质减配看过这么一则小故事 。  
某地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个体弱多病的年轻人 。  
虽然他勤恳耕种,但由于常年生病需要买药,日子过得很是拮据 。  
佛祖可怜他的遭遇,前来渡他 。  
他问年轻人:“你有什么愿望吗?”  
年轻人想了想说:“我一生勤劳,却苦于这具病躯,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人能治好我的病 。”  
佛祖听罢,如他所愿,给了他健康的身体 。  
恢复健康后,年轻人又对佛祖说:  
“我的病虽然好了,但邻居们都住着敞亮的大房子,我却只能住在漏雨的草棚里,我还希望能有一间大房子 。”  
佛祖听完觉得合乎情理,便给了年轻人大房子 。  
有了房子以后,年轻人还想变有钱,佛祖又给了他一座金罗汉 。  
谁知年轻人继续贪得无厌:“俗话说十八罗汉,我想知道另外十七个金罗汉在哪……”  
佛祖听完,愤怒地拂袖而去,还没收了年轻人得到过的一切,他再度回到孱弱赤贫的状态 。  
这位年轻人可能忘了,最初的时候,他想要的,不过是健康而已 。  
有时想想,生活中的我们不也是如此吗?  
好了想更好,有了要更多,最终迷失在欲望的森林,茫然四顾,痛苦不堪 。  
就像亦舒在《印度墨》中写得那样:  
“我提着一个袋子,边走边拾,一路上拾起无数我不想要的东西,当我遇到真正想要的东西之时,袋子已经装满了 。”  
如果我们任由欲望掌控,就会总被欲望牵制 。  
对日子删繁就简,摆脱物欲的束缚,生命才会重回清澈澄明 。  
陈道明得到参演《围城》的机会后,曾专程去原著作者钱钟书家拜访 。  
他发现,钱钟书家中除了书籍,没有任何一样电器 。  
书香的气味,药罐子里噗噗发出的辛辣苦涩的味道,给了陈道明极大的冲击 。  
看着眼前这位著名学者,安居于狭小的空间,与书香为伴,却自得其乐,他为自己之前的浮躁与浅薄深感惭愧 。  
从那以后,他不再沾沾自喜,而是谨慎选择自己的工作 。  
他不因高价片酬而违背自己的原则:  
“我不买飞机大炮,我又不买航空母舰,我保证最基本的生活质量,没有那么多的奢望 。”  
不工作的时候,他远离尘世,自省自修,醉心手工,闲来弹琴,在自己的内心修篱种菊 。  
内心富足的人,往往都过得很简单 。  
弘一法师李叔同前半生风光无限,却在生命后半段布衣草履,一盏青灯也不觉得生活苦涩 。  
生活越是喧嚣,我们越要持戒而行 。  
减一分物欲,就多一份清醒,对生活去繁从简,才能修炼出丰盈的内心 。  
陈道明:过减配、低耗的生活
  
文章插图  
02精神低耗早前在微博看过一个话题:精神内耗的人活得有多累?  
有人说,别人表情有异常,就琢磨是不是自己说错了话;  
犯了无伤大雅的错,会在心里自责好久,担心不会再得到别人的信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