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推拿处方:补脾经200次、揉一窝风200次、逆运内八卦100次、推四横纹100次、揉外劳宫100次、补肾经100次、清天河水100次 。
注意事项:
1)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加体质 。
2)进食要定时定量,防止偏食、挑食,尽可能母乳喂养,并及时添加辅助食品 。食品结构合理,保证营养 。
3)对于虫积伤脾型厌食的治疗,应配合服用祛虫药
﹙三﹚针灸治疗
常用穴:四缝 。
备用穴:足三里 。
操 作:
每次仅取一侧中指四缝穴,消毒后,医者以左手固定并充分暴露穴区,右手持28号5分长的毫针,迅速点刺,挤出少量黄白色粘液,并以消毒干棉球按压片刻 。症情较重者 。可加足三里穴,以30号1寸针,刺至得气后不留针 。每次取一侧 。上述治法,均隔日1次,二侧交替 。
注意事项:
(1)本病防治,不能依靠单一手段,而应采取综合措施,如:饮食定时定量,切忌偏食、零食,建立良好的进食环境 。忌食生冷肥腻食物,切忌强制进食 。
(2)四缝穴一般刺至无黄白色液体挤出即可停治 。
(3)本法适于年龄较小的患儿 。
耳穴贴压法:
常用穴:脾、胃 。
备用穴:神门、迷根 。
操 作:
一般仅取常用穴,如可加一备用穴(二穴可轮用) 。每次取一侧穴,以王不留行子或磁珠贴压,由家长每日按压2~3次,每次按压半至1min 。二侧交替,2~3日换贴1次 。
注意事项:
(1)本法用于症状较轻或有先兆症状作预防的小儿 。
(2)家长在按压时,注意手法不可过重 。因小儿皮肤娇嫩,过重可引起破损 。
灯火灸:
常用穴:耳背脾 。
耳背脾穴位置:耳轮脚消失处的耳背部 。
操 作:
先轻揉左侧耳背部,促使局部充血 。穴处常规消毒后,取灯心草一根,将一端在麻油或其它植物油中浸泡片刻,沥干,点燃,对准耳背脾点灸,以听到啪的一声为宜 。如无,可再点灸一次,但不超过二次 。不效者,可于7日后,在右侧耳背脾再点灸一次 。
注意事项:
(1)本法适用于各类因饮食不当所致的小儿厌食症 。
(2)点灸后,穴区局部可敷以创可贴,防止患儿抓搔,以免引起感染 。
穴位注射:
常用穴:足三里 。
操 作:
药液:维生素D3 注射液,婴幼儿用30万U(1ml),10岁以上者用40~60万U 。
每次选取一侧穴区,以碘伏消毒后,用2~5ml注射器吸取药液,对准穴位快速破皮,缓缓送针至有得气感(此时手感受略有沉紧感),回抽无血,将药液注入 。每周注射器1次,二侧穴位于交替使用 。4次为一疗程 。
注意事项:
(1)本法仅适用于脾虚厌食症,表现为厌食或偏食,面色少华,腹胀便溏,消瘦,生长发育迟缓,抵抗力差的患儿 。这些患儿,往往还伴有烦躁多汗及鸡胸等佝偻病症状 。
(2)因维生素D3为油剂注射液,注药时针头阴力较大,注射前应将注射器接头拧紧,以防松脱药液外溢 。
(3)可配合食疗:山楂糕,每服10~30g;鸡肫皮适量,洗净,研粉,每服1~3g,每日2~3次 。
﹙四﹚食疗方
一、鸡内金粥
原料:鸡内金6个,干橘皮3克,砂仁2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
制用法:将鸡内金、干橘皮、砂仁研成细末备用 。先将粳米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煮粥,在粳米快熟时将上述药末入锅一起熬煮至烂熟,然后调入适量的白糖即成 。此方可每日服3次,应连服5-7天 。
功效: 此方具有消食化滞、理气和胃的功效 。
二、冰糖乌梅汤
原料::乌梅、冰糖各60克 。
制用法:将乌梅洗净且浸泡20分钟后去核、切丁,将乌梅丁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煮至半熟,然后加入冰糖,,熬煮至冰糖完全熔化即成,待其冷却后装瓶备用 。每次服用半勺,每日可服用3次 。
- 中医如何做到两者兼顾养生调理 阴虚和阳虚同时存在吃什么药
- 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 怎样解醉酒
- 中医是如何治疗传染病的 八个偏方治好尿毒症
- 胃反酸该怎么办 喝酒后胃酸过多怎么解决
- 中医心理学与西方心理学差别在哪里 华夏心理咨询培训机构怎么样
- 中医也无法根治糖尿病吗 糖尿病如何治疗哪种好用
- 中医祛斑的方法 桃红四物汤泡水的味道
- 吃中药和西药的同时可以吃保健品吗 高血压中医分型及用药
- 人们应该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吗 中医饮食养生保健知识
- 你平时是怎么利用中医知识在家给自己调理身体的 熏蒸能去湿气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