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苹果再次史无前例的进入无人区,市值达到了2万亿的规模 。两年前也是8月份,苹果是第一家突破万亿市值的美国公司 。但媒体从当时开始就在唱衰苹果,认为万亿的苹果终将是昙花一现 。然而在两年时间里苹果再次交出了市值翻倍的成绩 。
在A股上,也有这样一家两万亿的公司,那就是茅台 。当茅台股价在300元的时候,人们说它要崩盘了,再到600、900、1400,直到今天高达1700元,市值突破两万亿,远超贵州省的GDP,崩盘的质疑声音从来就没有停过 。几日前人民日报一篇文章痛批茅台成为官场腐败的“硬通货”,让茅台瞬间蒸发千亿市值,外界传言,茅台遇到了最大的黑天鹅 。但舆论消散,茅台依然不改上涨的走势 。就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它们直奔2万亿 。
当然,苹果的2万亿其实和茅台的2万亿只是数字相同,但价值完全不同 。只是似乎它们背后增长的逻辑是相差不多的 。以茅台为例,从曾经的几百元长到如今的1700元左右,几乎很少有散户能长期持有这么长时间,而现在单单一手的茅台也需要170000人民币,又是多少散户可以承受的呢 。因此而言,单从炒股的角度上看,让茅台股价一路上涨的是大量的机构投资方,散户只占有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
我们如果回归到企业经营本身,其实就不止这么简单 。茅台今天的市盈率已经达到了50倍,苹果今天的市盈率超过了30,两家公司现在的市盈率都是远超自己分别所在的白酒行业和工业制造业行业,它们两者都在向科技互联网行业的市盈率看齐 。如果说苹果在逐渐转型让自己重新再出发的话,茅台除了白酒还能是什么呢!
【“2万亿”的苹果和茅台】我们回归到开始的问题,为何它们在强劲增长的时候质疑声音不断 。
两年前苹果首次突破1万亿的时候,许多人将其就是看成一个手机硬件制造商,质疑的声音主要是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是苹果的iPhone产品逐渐价格高企突破了用户对于手机产品设定的上限红线,进而会导致销量的下滑,最终苹果失去在手机市场品牌形象领头羊的地位;第二种质疑是随着中国手机厂商逐渐补足技术短板,拉小与苹果的差距后,苹果的市场份额会被逐渐蚕食,最终在销量上失去第二的地位 。其实现在来看,投资者所担心的这两点都已经发生了,但苹果并没有因此而衰落,反而是从另外的方向上开始崛起了 。
硬件公司苹果逐渐软件化,这是行业中有目共睹的事情,其实苹果这两年在这个上的转型也确实是成功的,库克宣布不再公开iPhone的销量时,就已经为苹果的转型埋下了伏笔 。
茅台的原因就不是转型了,而是不断的品牌塑造,茅台这些年以来做的最成功的恐怕是在产品的销售端包装营销,我们能听到关于茅台最多的消息是,哪家代理商违规了,谁又在囤茅台了这样的消息 。这其实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是,茅台是一个稀有物品,无论自己是否有需求,它在大多数人的心中代表的就是面子和实力 。
上月,东航上线一款“随心飞”的机票促销产品,这完全是和茅台不搭边的市场新闻,最后在舆论的声音中都能联系到坐飞机去茅台机场买茅台酒赚钱,最后登顶热搜,这种新闻消息不就是茅台物以稀为贵最好的例证吗?其实2万亿的茅台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如果在品牌形象不发生大改变的情况下,同时持续具备稀有属性的话,茅台未来突破3万亿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
【本文作者杨静,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DoNews授权发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 。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