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支撑起蚂蚁的想象空间?

8月25日晚间,蚂蚁同时向上交所、港交所提交招股书 。  
虽然股票发行价格与目标估值尚未确定,但在支付、金融科技以及服务业数字化三个业务赛道上的强劲表现,蚂蚁集团将大概率成为今年规模最大的IPO 。  
十多年前,支付宝或许不曾想到,最初为解决电商信任问题而推出的配套设施,竟然会有如此大的商业价值 。  
如今各互联网巨头密集介入支付领域,如美团、滴滴、字节,它们推出支付业务的目的是为了完善自己商业闭环,为主营业务服务 。  
此外,亦有如京东数科一类金融科技服务商,近来将自己包装为“一个懂金融的朋友”,蚂蚁与京东数科或许也将在另一个维度过招 。  
支付对于O2O而言不仅是连接C端用户,还可以顺此连接到B端,开展金融产品服务 。  
支付宝在C端创新的产品,眼下被TMD们趋之若鹜 。而B端,有京东数科等后浪追随,此外还有老对手微信支付 。  
蚂蚁在打败Papal之后,俨然成为了别人眼中的Papal 。  
2003年,淘宝推出后遇到一个尴尬的问题,作为线上交易平台,用户只是在线上谈价格,交易还是会回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老模式 。  
如果不能解决在线交易的支付与信任问题,不仅交易半径局限于同城,从长远看淘宝也无法彻底走到线上,于是淘宝问世第二年后,顺势推出支付宝,解决在线交易的支付痛点 。  
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另一个痛点无非就是担心钱,为此团队与银联合作,用担保交易解决信任危机 。买家的货款打入到银行托管的第三方账户,而当买家确认收货后,淘宝才会把钱交给商家 。  
到2009年,在线支付领域有了变化,各大传统银行陆续自建APP,不过此后由于缺乏移动互联网生态,加之缺乏从批发(对公业务)转向零售(对个人业务)的经验,折腾了好些年的网银渐渐式微 。  
而支付宝与淘宝的高关联度,随着阿里电商平台的崛起,交易规模越来越大 。那年支付宝用户突破两亿人,超越Papal成为全球支付领域用户最多的平台 。  
没有人愿意经历从天堂到地狱的感觉,因为其中的每一秒都是无尽煎熬 。  
2014年春节,微信支付的成功逆袭,就让蚂蚁集团上下经历了一次从天堂跌落到地狱 。五六年光景,还很年轻的支付宝不知不觉被身后玩家奇袭 。  
这次事件一度让外界认为“微信只用1个礼拜就把支付宝经营10年的成绩做到了” 。而在支付宝内部,也有一种被新事物遗弃的恐惧 。  
“支付宝修路,微信在上面开火车”,不仅原支付宝首席用户体验规划师白鸦有这样的感慨,连马云也忍不住在全员信上说变天了 。  
在移动支付领域,腾讯曾经教育了阿里,历经七年缠斗,阿里又教化了腾讯 。在这场战争中,双方从线上打到线下,几十条赛道同时开火,最后却彼此成就了对方 。  
马云有一次在谈到竞争关系时,强调支付宝最应该感谢的就是腾讯,“如果你要打拳击,一定要和一个高手打”,这句话也可以用到当年与Papal的竞争上 。  
如今AT两家在国内支付市场的份额合计已超过90%,微信与支付宝获得的交易笔数和交易额绝对值,都在这几年时间里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 。  
也是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由支付宝进化演变而来的蚂蚁金服,俨然已经成为创新最快,继阿里、腾讯之外,市值最高的科技巨头 。  
任何公司都离不开生与死,创新是持续的动力,守旧是没落的根源 。只是不身临其境,不在生死一线之间打无数个滚,将永远体会不到这会是怎样的一种涅槃 。  
【什么支撑起蚂蚁的想象空间?】谁都知道,微信支付的崛起,是靠流量喂出来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