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秘密,99%的父母不知道

“妈妈 , 甲骨文是谁创造的?”我在车站等车的间隙 , 听到一个小姑娘这样问妈妈 。   
“啊?我不知道啊 。 问这个干嘛?”妈妈一边低头玩手机 , 一边随意敷衍 。   
“我就是想知道甲骨文是谁创造的?”女儿不甘心 , 又问了一遍 。   
明显的 , 这个问题妈妈是真的不知道答案 , 她抬起头 , 看着孩子 , 不耐烦了:“哪里有那么多为什么?有那时间 , 把你自己的学习弄好了比什么不强?”  
孩子低下头 , 不再问了 。   
但我明明看到 , 她的眼睛里充满了失望 。   
01  
孩子的好奇心 , 最不该被忽视和敷衍  
近日 , 有媒体报道杭州一位五年级的学生柯子朔发现农夫山泉瓶身图画“松雀鹰”有错误 。   
孩子将自己的发现向父母提出:“为什么矿泉水上的猛禽有六根翼指根?”因为孩子发现 , 真正的松雀鹰只有五根翼指 。 而且再仔细对比后发现 , 两个图片的头部形态特征也不一样 。   
当父母听了孩子的质疑后 , 没有打击他 , 而是一起去解决为什么 , 查阅书籍 , 一起论证这个图片的正确与否 。   
孩子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秘密,99%的父母不知道  
文章图片  
最后 , 在父母的帮助和鼓励下 , 他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写成了一篇文章发给了农夫山泉 。   
孩子的发现是正确的 , 也得到专家的认可 。   
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 对探索未知的世界更加有了动力 。   
农夫山泉为了鼓励孩子的认真求证科学的精神 , 赠送给孩子价值一万元人民币的读书卡 , 希望孩子继续保持对自然和科学的好奇 。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 让孩子永远保持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 是对孩子成长的最好的礼物 。   
父母一句肯定的话就是滋润孩子的好奇心 , 温暖孩子的求知心 。   
阿德勒心理学指出 , 父母的态度与回应 ,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儿童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认识 , 诱发不一样的感受和行为 。   
孩子的好奇心可以被父母的回应摧毁 , 也可以被父母的爱心培养出来 。 所以 , 父母回答孩子提问时的态度尤为重要 。   
02  
“为什么”的背后 , 是孩子在渴望被父母关注  
前段时间 , 我腿部受伤在家办公 , 有时会一直在工作中而不能同女儿一起玩 。   
这时 , 她就会一直问我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 , 看看我的反应 。   
“妈妈 , 为什么每个人长大都要工作呢?”  
我认真的回答着她的问题 , 可是我看她似乎并不在意答案是什么 。   
过了一会儿又跑来问我“妈妈 , 为什么……”  
“妈妈 , 为什么……”  
我发现 , 我回答她问题的时候 , 她只是看我有没有看她 , 有没有在关注她的一举一动 。   
原来 , 孩子也并不是非要得到问题的答案 , 她真实的想法是想要我关注到她 , 重视她 , 陪着她一起游戏 。   
心理学家韦伯提出一个词叫“童年情感忽视” , 指的是童年时期父母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 , 给孩子造成心灵创伤 。   
孩子提出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 对她来说并不重要 , 重要的父母的态度 。   
孩子在这个时候孩子想要的是父母的关注 , 想要加强自己和父母的联系 , 当得到父母积极回应的时候 , 她感受到了被重视 , 感受到了被理解了 , 内心的安全感得到满足 。   
父母是容器 , 只有我们内心稳定并且充盈 , 孩子的问题才不是问题 , 而是我们成长的契机;  
孩子的“为什么”不是麻烦 , 而是深陷麻烦 , 渴望得到大人的关注 。   
父母第一时间积极回答孩子问题 , 会让他感受到父母爱的重视 , 让孩子拥有足够的安全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