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中国印记从未完全消失 。现在我在美国住了七八十年,仍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不是很怪吗?我给了自己新的外表,但内心的一切早就存在了 。
——贝聿铭
??

文章插图
贝聿铭的一生,定格在了102这个数字上 。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2019年,中美建交已整整40年 。
1917年,拿破仑的继任者们正在不断扩充着卢浮宫的藏品;2019年,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守护着卢浮宫,已三十一载 。
102年,是一个世纪的长度;102年,却也还不足以承载贝聿铭的出凡入圣 。
听多了一代建筑大师的传奇人生故事,我们也会好奇,生活中的贝聿铭是个怎样的人?
在2018年的巴黎名媛舞会上,艾问创始人艾诚对话贝聿铭的孙女Anna Pei,听她聊聊自己眼中的祖父 。

文章插图
Anna Pei,贝聿铭三儿子贝礼中的女儿 。

文章插图
她热爱她所经历的一切,却也有着自己的固执与坚持 。每每填写自己的身份信息时,她都会选择“其他”,她说自己既不会选亚裔,也不会选白人,因为自己同属于这两个群体 。
从小在纽约长大的Anna在采访中透露,虽然她是个彻头彻尾的西方人,但她仍然觉得,她要回到父亲的怀抱,父亲也要作为儿子回到他父亲的怀抱 。“正如我祖父说的,他也要像个孩子一样回到父亲的怀抱 。”

文章插图
1917年,贝聿铭出生在中国苏州一个富庶家庭 。
根据《吴中贝氏家谱》记载,从明代中叶起,贝家就定居于苏州 。乾隆年间,贝戈毛毕四大家族富甲一方,贝家靠行医助人在苏州站稳了脚跟 。到了贝聿铭,已经是第十五代传人 。
尽管18岁就远离故土,并长期在美国生活,但在贝聿铭的心中,自己的中国印记从未完全消失 。“我给了自己新的外表,但内心的一切早就存在了 。”
1974年,阔别家乡数十载的贝聿铭回国寻根,拜祭祖先 。
1990年,贝聿铭和其他知名美籍华人在纽约成立了美国华人精英组织“百人会”,以推动美籍华人全面参与美国社会生活并促进中美之间建设性关系的发展 。
2002年,早已享誉世界的贝聿铭受苏州邀请,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 。深灰色石材的屋顶,粉墙黛瓦的苏州传统色调,现代几何造型的错落有致,贝聿铭将多年积累的建筑智慧结合东方的传统美学以及对家乡的情感全部融汇在这座建筑里 。

文章插图
家人的成就会是一种压力吗?
每当被问及是哪里人时,贝聿铭总是回答:“我来自中国苏州 。”他给自己三个儿子取名都含有“中”这个字,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 。
- 在国外听说过拉卡维lacannavie 国内即将上市的帕金森新药
- 高情商幽默撩妹话术 幽默的撩妹情话套路对话
- 全民K歌跟别人私信聊天会显示当前对话可能存在风险,是什么意思
- 家庭对话能不能丰富孩子的语言能力
- 研究发现大脑可与肠道细菌直接对话真的吗
- 商务英语面试常见问题及回答技巧 商务英语面试情景对话
- 商务口语面试缺点回答范文 商务口语面试对话
- 电脑聊天记录怎么删除
- 线上天中|王巍对话《鲁健访谈》:我们正走向考古强国!
- 记承天寺夜游:一个逃月光的人,一个斑斓的错觉,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