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是什么意思

  

舍利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舍利是印度对人死后身体的总称,在佛教里,僧人死后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都可以称为舍利 。火化后产生的结晶体,就叫做舍利子 。  
在佛教里,“舍利”和“舍利子”不是一个概念,“舍利子”是受到尊敬与重视的 。  
【舍利是什么意思】舍利是梵文的音译,在印度,人死后的遗体,多用火葬,骨灰就放在金属罐或者陶罐里,然后埋在土里,稍高出地面称为塔 。在印度,塔是高显的意思,如果将骨灰罐子供奉在屋里,也可以称为塔,这就是佛教会建塔供奉舍利子的来源 。  
遗体需要尊敬,所以塔里不一定就是放高僧的遗骨,他生前剪下来的头发、指甲、牙齿、也可以供奉在塔里作为舍利,一样受到教徒的尊敬 。  
舍利子,是舍利中的坚固结晶体,也叫“坚固子” 。舍利这一称谓,到后世就脱离了本意,特指佛陀或高僧遗骨火化后结成的圆形的结晶体 。高僧被火化后,经常在骨灰里发现坚固的结晶粒,佛教徒认为这是修行的人因为戒定慧的道力所成的,是心和佛结合的表现,因此对舍利中的“坚固子”,特别重视和尊敬,称为“舍利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