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养的方式与技巧( 九 )

  
有效的规定是:  
(1) 可以解释清楚的:详细、清晰 。孩子可以很明确地知道规定是什么 。  
比如:洋洋,每个星期天你把垃圾拿出去倒掉 。  
洋洋,每个星期天你把屋里的每一个垃圾桶拿出去倒在垃圾箱里,再把垃圾桶放回原位 。  
(2) 合理的:与孩子的能力相符的,也就是他做得到的 。  
如要求4岁的小孩“每天早上把床铺好 。我现在先示范一次,将被子对折……”  
(3) 能彻底实施的:让孩子能服从这个规定 。贯彻实施的方法有:  
时间限制:让孩子在遵守规定后可以做他爱做的事如“出去玩之前先把家事做好” 。  
不讲条件:无论如何,即使孩子抗议、哀求、逃避或试图破坏规定,都一定要他服从规定,只要这规定是正确的,确定的 。  
2、制定的规定要有主次  
有少数几个重要的规定,贯彻始终 。  
不要一下子制定太多的规定,否则会令孩子感到沮丧 。或者今天实行了某个规定而明天又没有实行,那会令孩子无所适从,不知所措,造成孩子没有安全感 。  
3、规定的统一性  
夫妻对规定有不同意见时,孩子也会没有安全感,会对生活产生迷惑 。所以夫妻之间要对规定的意见取得一致,使二人在实施时也没有偏差 。具体做法是将各条规定逐一讨论,说出你的想法、感觉,赞成或反对的理由,最后一起决定如何更改这些规定 。  
七 让孩子参与家务  
孩子很喜欢玩,但通常不喜欢做家务 。这就是为什么要孩子做家事时常引起激烈反抗的原因 。  
不过让孩子在家中承担一些责任,可以帮助他培养出自尊自重的感觉,对自己和对别人有责任感,以及有团队和自律的精神 。  
不要让孩子养成平常做家事就有钱可拿的习惯 。如果孩子养成这种习惯,那他会觉得做每件事都应该有利可图,如此一来,他就会失去与家人分担责任的观念 。  
不过如果孩子连续一同都能自动自发做家事,而且表现得很尽责,那父母就可以给予奖励 。每周小小的奖励可以鼓励孩子,也可以提醒他们记得自己当做的事 。  
但是如果另外制定一些有选择性的家事,就可用金钱当奖励 。这样小孩子渴望有多一些零用钱,就可以藉此机会赚钱 。把这些有选择性的家事和待支付的钱数列一张单子,贴在醒目的地方 。这里为孩子列举一种简单可行的家事计划,主要是为学龄前的孩童设计的 。  
学龄前的孩子  
7岁以下的孩子要学习如何照料自己和他们的玩具与房间 。参与以下所列的“学习照顾我自己”的图表 。  
这是一张七天一份的图表,可以帮助你鼓励孩子做出你渴望在他身上看见的行为 。学龄前的孩童较需要学习如何照顾自己和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  
  
1 2 3 4 5 6 7 8910 11  
家庭中的蒙氏教育  
【儿童教养的方式与技巧】孩子要引导不要骗  
  
  
  
是实际地帮忙做家事,所以这张图表注重于个人的责任 。  
这一张图表也许可以重复使用几次 。只要你发现有必要使学龄前的孩子建立新的行为,就可以再拿出来使用 。  
记住,一定要特别重视表情和言语的奖励(赞美、拥抱、微笑等),当然也不可以忘记实质的奖品 。  
学习照顾我自己  
名字________  
用这个图表来教导学龄前的孩童照顾自己和自己的东西 。列出十项你希望每天能从自己的子女身上看见的行为 。例如:刷牙、早上洗脸、饭前洗手、把玩具收拾好、穿睡衣、不要打弟弟等等 。  
一天结束后,在他做到的那一项贴上一颗星号或打一个勾 。如果他在一天之内完全做到所列的项目,就给他一个特别的奖励,即使有一次没有做到也没关系 。稍后你可以再加一项奖励的条件,就是他可以不用人提醒就自动把工作做好 。这个星期孩子要为自己每天的优秀成绩所选择的礼物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