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资金要来中国!富时罗素宣布纳入中国国债( 二 )

  
成功纳指带来的万亿资金不仅将提升现有的市场成交额、改善市场结构、丰富投资主体,还将持续推动中国债券市场深化改革,助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再向前一步 。  
资金潮不断涌入,将推动市场成交额大幅提升 。FXTM富拓首席中文分析师杨傲正认为,在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和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纳入中国国债后,2020年通过债券通买卖中国国债的日均成交额已经达到200亿人民币,是推出初期的10倍 。此次WGBI指数的纳入也定将进一步提高市场成交额 。  
此外,市场结构也将得到明显改善 。“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配置上虽以低风险的利率品种为主,但其投资类别不断拓宽,呈现多元化趋势 。”张劲秋说,境外投资者对熊猫债、资产证券化产品等信用类债券也兴趣浓厚 。  
从长期来看,引入更多境外投资者,将推动提升市场交易机制,促使中国债市的投资主体更为多元化,进一步推动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 。  
“更多海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市场将提升、改善市场交易机制,促其向国际一流交易市场看齐 。”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从市场的融资功能来看,海外机构投资者持续关注中国债券市场,除国债之外的其他债券品种(如公司债等)也将逐渐吸引海外投资者的注意,这将为国内企业未来在债券市场融资提供更多便利 。  
杨傲正也表示,外资的加速流入,还将提升中国国债在全球资管和基金中的占比,提高中国国债的流动性和稳定收益率,加快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和与全球债市的融合 。  
中国债市加速开放,纳指水到渠成  
本次中国国债成功纳入WGBI,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环球资本市场联席总监张劲秋认为,除了中国近年来持续推进债市开放、国际主要指数纳入中国债券等“开渠引流”的举措外,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中国债市流动性不断提升、中美利差持续走扩以及人民币币值稳定等,均是吸引境外投资者的重要因素 。  
中国经济基本面也构成其坚实基础 。“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众多经济体实行低利率的环境下,中国经济持续向好,这让中国国债作为高收益、低风险的金融工具被全球投资者关注 。”连平认为,中国债券市场被三大国际主流债券指数纳入,是这一趋势的必然结果 。  
此外,自富时罗素公司在2018年9月宣布将中国列入该指数的观察国家后,中国债券市场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改善措施,为中国债市进一步深化开放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  
渣打中国金融市场部总经理杨京对上证报采访人员说,自2019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在完善境内人民币外汇对冲、债券次级市场流动性等国际投资者非常关注的问题上,推出了诸多举措,取得较好的市场反馈 。  
而随着中国债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易便利度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者正在加码中国债市 。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境外机构投资者数量已增长至近900家,覆盖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约2.8万亿元 。此外,境外投资者8月份加仓中国债券1304亿元,这已是外资连续第21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  
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境外投资者类型,也越来越多元化 。截至8月末,已入市境外机构包括70家央行类机构、220家境外商业银行、132家非银行类金融机构、21家其他类型机构投资者、421家资产管理人 。  
这一历程中,有诸多“突破”时刻值得铭记 。境外机构持债于2017年9月末首次突破万亿规模,2019年7月末首次突破2万亿元,2020年4月以来境外机构持债规模快速增长,月均净增持突破1000亿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