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国家命运,为何说这位正直宰相是断送大宋王朝罪魁祸首?( 二 )

  
对于这样皇位继承的事,是皇家内事,一定要十分谨慎,但章敦却不假思索,随口说:“母以子贵,按继统之位的话,应立先帝同母弟简王 。”也就是宋哲宗的一母所生的亲弟弟,宋神宗第13个儿子简王 。  
向太后一听章惇这样说,就生气了 。章惇可能不知道,向太后倾向于赵佶,平日赵佶最能讨好向太后 。  

性格决定国家命运,为何说这位正直宰相是断送大宋王朝罪魁祸首?
  
文章插图  
宋神宗14个儿子中,宋哲宗排第六,他前面5个哥哥,后面两个弟弟全夭折了 。而宋哲宗与简王都朱太女尸所生,并非向太后亲生 。而此时赵太妃还在位,如果简王再当皇帝,向太后地位就尴尬了 。  
章惇看不到在帘子后面的向太后生气的样子,但他已经感觉到了向太后不悦 。随后向太后说:“什么话?6个皇子不都是哀家的孩子吗?怎么叫同母弟?”这一问,把章惇问住了 。  
向太后是后宫老大,神宗、哲宗驾崩,皇家的事向太后有决断权 。向太后这句话也说明,即使不是她生的,但神宗的子嗣都是她的 。  
2.大臣嘲笑  
但立简王显然不太合适 。不过向太后没有儿子,皇子也不是她生的,谁继承对她来说无所谓,章惇见向太后无意简王,然后又说了一句话:“按照长幼之序,当立九子申王 。”  
章惇这句话就引起了大臣大笑,因为申王眼睛有疾病,根本看不清东西,也就是一个盲人 。哪有放着健康皇子不立,立一个盲人皇帝 。向太后更生气了,认为章惇身为宰相,在大宋皇位继承太草率 。于是申王排除在外 。  
性格决定国家命运,为何说这位正直宰相是断送大宋王朝罪魁祸首?
  
文章插图  
第三句话,“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后来选来选去,就剩下端王赵佶合适,章惇对赵佶很了解,他知道赵佶当皇帝对宋朝江山不利 。因为赵舍不务正业,天就是画画写字,玩艺术,这样皇帝怎么能担起大任 。  
向太后此时对大臣们说:“选端王吧!”实际这是一句定调的话,没有一个大臣敢说话,但章惇太耿直了,直接就呛了向太后,他说:“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性格决定国家命运,为何说这位正直宰相是断送大宋王朝罪魁祸首?
  
文章插图  
向太后又生气了,她认为章惇明显与她作对,立个皇帝,当太后说了不算,还要听你宰相的 。向太后这一气不得了,章惇的命运也决定了 。她认为大宋江山岂能外人干涉,向太后再次拍板定调,她说就选端王 。于是赵佶继位,就是历史上宋徽宗 。  
宋徽宗即位后,对章惇反对他当皇帝事一直嫉恨,后来宋徽宗找个理由,免了章惇的职务,并且贬了很多次,最后贬到偏远地区,可怜的章惇死在贬官任职的途中 。  
如果章惇耿直的性格收敛一下,在皇位继承上用点计谋,或许赵佶就不可能当上皇帝 。但章惇太直了,谁都知道赵佶不能当皇帝,但也不能强硬与向太后反抗,这分明不给向太后台阶 。  
性格决定国家命运,为何说这位正直宰相是断送大宋王朝罪魁祸首?
  
文章插图  
【性格决定国家命运,为何说这位正直宰相是断送大宋王朝罪魁祸首?】  
性格决定国家命运,为何说这位正直宰相是断送大宋王朝罪魁祸首?
  
文章插图  
向太后再有权力,也是女人,没什么长远战略 。如果用一计谋,或许就能改变她立端王的想法 。只可惜大臣们对章惇的耿直性格都怕了,也不敢支持他,有些人还恨他,更不能支持他 。可见章惇虽然是一个正直宰相,但在一些事情缺乏计谋 。也正是选了赵佶,才断送了大宋的江山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刘禅为何不战而降?看看蜀汉朝堂上无望的争辩也就不奇怪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