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是梁山好汉,其实都是特种兵,为什么宋朝打不过梁山?( 二 )

  
然而,宋神宗过后“N”年,宋高宗用“十二道金牌”急递,召回了志在报国的岳飞 。  

你以为是梁山好汉,其实都是特种兵,为什么宋朝打不过梁山?
  
文章插图  
兵贵神速!事实上,不止于后方传递情报要快,宋朝在战场上,也建立了自己的快速反应步兵部队 。  
《武经总要》里记载了一支擅长山地推进的宋朝飞行军:  
有逾高绝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名曰“寇兵之士”  
事实上不止中原的宋朝,当时的西夏部队,也有他们的山地游击部队,《宋史》记载:  
“步跋子”者,上下山坡,出入溪润,最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 。  
这样的步兵部队和犀利的西夏骑兵配合,几乎建立了在平地和山地等多种地形的军事优势 。  
在没有汽车和快艇的宋朝,跑不死的特种兵们靠脚力覆盖了战场和后方,没有甲马的人们,却用艰苦奋斗书写了真实的速度传奇 。  
你以为是梁山好汉,其实都是特种兵,为什么宋朝打不过梁山?
  
文章插图  
《水浒传》第五十九回,梁山好汉项充“使一面团牌,背插飞刀二十四把,百步取人,无有不中”;另一条好汉李衮“会使一面团牌,背插二十四把标枪,亦能百步取人” 。  
上梁山以前,樊瑞、项充和李衮,建立了一支别具特色的投掷部队,把一心立功的史进们杀得人仰马翻 。  
事实上,在宋朝历史上,确实有这一支标枪部队的原型,他们犀利无敌,让对手吃尽了苦头 。  
宋朝西南的地方武装中,有一支英勇善战的标枪部队,靠投掷打败过官军,《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他们:  
列三锐阵以拒官军,执大盾、标枪、衣绛衣,望之如火……贼衣顺水甲,执标牌以进,飞矢攒锋不能却 。  
事实上,宋朝官军要对抗这一支武装,最后只能从湖北调用“善用摽牌者三千人”来到战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  
战胜官军的标枪和飞刀,具体威力据说是这样的:  
一手持旁牌,一手摽以掷人,数十步内,中者皆踣 。  
战士们一手持标枪,一手拿盾牌,我可以伤你,你却伤不到我 。这样的战斗效果,基本上可以套用一首歌:我们都是神投手,每一个标枪消灭一个敌人 。  
你以为是梁山好汉,其实都是特种兵,为什么宋朝打不过梁山?
  
文章插图  
跟南方的地方武装多次打仗,吃过苦头的宋朝官军,很显然认识到这种战法的威力,于是他们也学会了标枪 。  
《事物纪原》里认为,标枪兵种出自“洞溪之蛮”,在神宗熙宁年间以后,开始被引入官军 。  
虽然实际战绩一般,但宋朝官方研究战术却都是行家,《武经总要》里记载了当时的标枪专家研究成果:  
以步兵、枪刀手在前,杂以旁牌标枪 。  
战场上,标枪和弩兵形成了良好的配合,射弩的间歇发射标枪,弥补了弩机准备时间长的缺陷 。同时,标枪兵的盾牌也为弩兵提供了掩护 。用弩时:  
但于阵中张之,阵外射之,进则蔽以旁牌,以次轮回,张而复入,则弩不绝声,则无奔战矣 。  
很显然,阵地步战中,标枪丰富了宋朝人多兵种联合作战的战法 。  
你以为是梁山好汉,其实都是特种兵,为什么宋朝打不过梁山?
  
文章插图  
此后,禁军部队进行考核时,标枪技术成为了必考科目,《文献通考》里记载:  
诸禁军将校、军头、十将应转补者,当职官体量依拣禁军法,无病却乃试弓弩,内刀枪、标牌手各粗习为应法,入得转补 。  
  
可以看出,标枪成绩,已经开始影响一个宋朝士兵甚至将领的前途 。  
事实上,而至迟在南宋时期,标枪、飞刀等投掷类武器甚至已经被引入了水战,《武林旧事》里记载了一次水军检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