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喜欢自言自语是有心理疾病吗?

  

宝宝喜欢自言自语是有心理疾病吗?
  
文章插图  
2岁半的小周喜欢自言自语 。细心的小周父母发现,小周在独自游戏时,常常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还常常自言自语,时而与这个角色对话,时而又与另一个角色对话,好像他正在和一些“伙伴”一起玩耍似的 。  
小周父母很担心,怀疑孩子是否患上了某种心理疾病 。针对小周父母的疑惑,南宁市第五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石广念作出了分析 。  
正常的自言自语状态  
石广念分析,1~3岁幼儿,是以学习外部语言为主的 。  
到了4~6岁时,其内部语言才开始形成 。幼儿的自言自语正是从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的一种过渡 。  
6岁以下的小孩在发育过程中,语言动作调节功能的发展尚不完善,心智非常不成熟,再加上沟通交流的对象少,很容易把身边的宠物、玩具等当作有生命的玩伴,自己进行角色扮演,于是就出现了自言自语,这种情况属于小孩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  
两种情形是病征  
但石广念指出,以下两种自言自语则可能存在心理疾病:  
一类是6岁以下小孩,他们的自言自语中并没有假想的玩伴,说话也不存在角色语言的情况,而是纯粹的、经常性的自说自话,忽视外界的环境和变化,这可能患有孤独症和自闭症 。  
另一类是6岁以上的小孩,按常理6岁以上的小孩心智已经开始成长,生活环境也随着入学变得丰富,自言自语现象会渐渐消失,如果6岁以上甚至8、9岁还常常自言自语的话,家长就要引起重视了,极有可能是患上儿童分裂症 。  
儿童分裂症是一种年龄偏小的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思维紊乱、行为和思维不协调 。包括有孤独症和自闭症等 。导致儿童孤独症、自闭症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成长过程中过于孤独、缺少与外界的交流,特别是以电视和电脑为基本娱乐方式的小孩最容易自闭 。  
家长应做好心理引导  
石广念提醒广大家长,孤独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家长要重视孩子的自言自语,情况有异时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平时生活中更应该重视孩子的成长发育,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外部环境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不要给孩子制造相对狭窄、封闭的环境 。防止孩子沉迷电视和电脑 。  
第二、家长要常带孩子外出,到游乐场、公园、科技馆等地方游玩,让孩子对外界有基本的了解 。  
第三、引导孩子多与同龄人沟通交流,经常外出与同龄玩伴游戏 。  
第四、家长在语言和心智上做好引导,不教孩子过于生涉难懂的知识,多用小孩的思维与孩子交流 。  
【宝宝喜欢自言自语是有心理疾病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