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口齿灵俐

  

如何让孩子口齿灵俐
  
文章插图  
4岁的乐乐长得虎头虎脑,聪明活泼,但是说话总有些结巴,越着急越说不出来,句子断断续续,有时甚至干脆低头不语 。慢慢地,乐乐变得怕生起来,见了外人总躲在妈妈身后,低头抓着自己的衣角,不肯开口 。  
让结巴的孩子变得口齿伶俐  
看到乐乐这个样子,乐乐妈决定采取措施,通过一系列语言锻炼,让乐乐变得伶牙俐齿 。  
【如何让孩子口齿灵俐】第一招:举行家庭口头造句比赛  
为了让乐乐大胆开口说话,乐乐妈常常邀请亲戚的孩子们到家中做客,组织大家进行家庭口头造句比赛 。  
一开始,乐乐妈让孩子们围绕着一个中心造句,比赛谁说话最完整、最好 。孩子们都争先恐后抢着说,在堂姐堂哥们的带领下,乐乐也开始学着造句了 。起初,他仍然有些结巴,乐乐妈鼓励他说慢点,多说几次,直到表达完整了为止 。比如在用“爱”造句的比赛中,乐乐说了半天都是“我爱……”“我爱的……”眼珠子在爷爷和奶奶间不停转悠,就是没有下文 。  
于是,妈妈就指着爷爷问乐乐,这是谁,乐乐马上答:“爷爷 。”乐乐妈接着让他把句子连起来重复一遍,终于,乐乐说出了“我爱爷爷”这个完整的句子 。  
  
第二招:用不同的话表达相同的内容  
有一次乐乐妈回家晚了,乐乐饿得厉害,乐乐妈就边做饭边逗他:“乐乐哪儿饿了?”乐乐说:“肚子饿了 。”“那还可以怎么表达呢?”乐乐妈启发他 。乐乐歪着脑袋想了半天,蹦出一句:“乐乐好想吃饭了 。”乐乐妈高兴得连声夸奖他聪明 。  
其实,孩子说话结巴,除了缺乏练习外,词汇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乐乐妈常常引导乐乐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同样的内容,譬如,“奶奶是爸爸的妈妈 。”引导乐乐说成:“爸爸是奶奶的儿子”等 。这样,乐乐的词汇量越来越丰富,表达也就更生动、准确了 。  
第三招:引导孩子“自问自答”  
周末,乐乐妈带乐乐去逛街,玩具店里一个能发出声音的气球老虎让乐乐爱不释手 。乐乐问:“妈妈,这个老虎没有嘴巴怎么说话?我没有嘴巴也可以说话吗?”乐乐妈故意说:“我也不知道老虎的嘴巴藏在哪里,我们一起找找吧!”说着,把气球口的金属塞拔掉,放在嘴里吹出声音,乐乐一看马上就明白了:“这就是老虎的嘴巴!”这时,乐乐妈趁机讲解:老虎当然有嘴巴,没有嘴巴就不能发出声音,所有动物,比如狗熊、小鸡等等,都可以发出声音……这样问答的次数多了,乐乐的表达不仅越来越流畅,还养成了独立观察的习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