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纠正靠运动性心智训练

觅食、吸吮和吞咽等天然的生理反射从宝宝一出生就开始有了 。不用学习宝宝就会吃 。不过 。生活中有很多的饮食问题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及早纠正婴幼儿期的饮食问题是爸爸妈妈的明智之举 。  
宝宝不同时期的饮食问题  
婴儿期  
1 岁以内的宝宝溢奶、口含食物不咽下去以及喂入口中的食物向外吐等 。  
幼儿期  
1 岁以上的小宝宝出现食欲不振、食量少、食后反胃、进食缓慢(吃一顿饭超过30分钟)、吃饭不专心(如乱跑)、流口水明显、只吃液体食物、不吃荤菜、不吃蔬菜、吃饭无规律、喜欢吃零食等 。  
应对措施 , 首先要看医生 , 排除以下疾病 , 如锌元素缺乏、贫血、便秘、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 食物过敏也可能造成厌食 。  
对没有疾病原因的饮食问题 , 原因将是多方面的 , 如喂养方法不当、情绪因素、胃肠动力因素和味觉信号传导路径不畅(心理学称味觉统合失调) 。可以试试以下即将推荐的两种方法 。  
新招展示运动性心智训练纠正饮食问题  
掌握科学的饮食原则 , 是纠正饮食问题的前提 。  
1 岁以内的宝宝  
4~6个月后逐渐给宝宝添加辅食 , 食物从一种逐渐过渡到多种;  
食物从细 , 逐渐过渡到粗 , 最后是多样化饮食;  
从7个月开始 , 引导宝宝自己手拿勺子往嘴里送食物 , 妈妈用杯子给宝宝饮水 , 这样会促进宝宝胃肠动力和大脑味觉信号传导 。  
1 岁以上的宝宝  
饮食定时定量 , 不吃或少吃零食、少吃甜食、油煎食品 , 不吃含有食用香精、香料、色素、防腐剂、膨化剂的食品;  
培养宝宝的进食兴趣 , 尽量提供宝宝爱吃的色、香、味俱全的食物 。在妈妈的协助下 , 让宝宝自己进食 , 增强进食的兴趣 , 促进食欲 。还可安排宝宝与年龄相仿的小朋友共同进食 , 并在进餐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宝宝进食时 , 妈妈避免注视着宝宝 , 造成宝宝精神紧张 。尽可能解除宝宝的各种紧张情绪 , 让他轻松愉快地进食;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 如边吃边玩 , 边看电视等 。  
这里重点介绍用家庭运动性心智训练纠正婴儿期的饮食问题 。运动性心智训练主要是为了增加宝宝的胃肠动力和大脑味觉信号传导的通畅 。  
拍腮动颌发音运动  
功效 , 诱导唾液分泌 , 提高食欲 , 帮助消化 , 唾液下咽增加咽食管运动功能 。  
同步动颌 , 既增加颌面部肌肉协调运动 , 更能促进唾液分泌 。  
在拍腮动颌过程中发音 , 舌头、咽部和声带活动发出声音 , 起到节奏作用 , 更增加运动的协调性 。  
时间:2~3分钟左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