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我是1967年出生的 , 当我刚满两岁时 , 父母的单位要走“五、七”道路 , 一个到河南固始县 , 一个到天津大孙庄 , 我只好跟随年迈的奶奶回到故乡--安徽屯溪 , 一家三口天各一方 。屯溪是皖南一个小乡村 , 现在隶属黄山市 。当年可没有今天名气大 , 既不通火车 , 也不通飞机 , 我们从北京来 , 要先坐火车到南京 , 再换乘汽车到芜湖 , 坐轮船过江 , 坐汽车到屯溪 , 在路上要五六天的时间 , 可想而知当年的屯溪有多么偏僻 。
但是这里有高高的山 , 青青的水 , 还有和我年龄相仿的小伙伴 , 我也玩的不亦乐乎 。
唯一的不方便是由于物资匮乏 , 爷爷奶奶只能保证让我吃饱 , 好吃的就只有靠妈妈爸爸邮寄了 。作为妈妈爸爸的宝贝女儿 , 他们怎么忍心让我吃一点点苦 , 妈妈节衣缩食 , 每月一开薪水 , 第一件事到天津城里去买“巧克力”“栗羊羹”“麦片”邮寄到奶奶家 。可是有一次爸爸病了 , 妈妈实在没有钱给我邮寄好吃的 , 大约有一、二个月没有邮寄巧克力了 , 我哪里知道大人的事 , 吵着要吃好吃的 。
爷爷奶奶向别人借了些钱 , 准备到黄山市去一趟 , 给我买好吃的 , 当时他们哪里知道妈妈给我买的是“巧克力”问我好吃的叫什么名字 , 我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 , 认真的告诉爷爷:是“力克巧” 。爷爷于是赶了很远的路 , 到黄山市给我买“力克巧” 。
【我的“力克巧”】跑了一天 , 可没有一家店铺卖“力克巧” , 爷爷攥着钱失望的回来了 , 只好给妈妈发了电报 , 问哪里可以买到“力克巧”?妈妈收到电报 , 当时就哭了 。当然事过境迁 , “力克巧”事件已经成为我家的经典笑料 , 也许只有那个年代才会发生 。我自己的女儿才一岁 , 可吃的用的 , 全是国外的 , 不知道当我可以给她讲“力克巧”故事时 , 我女儿是否可以理解 , 今天的孩子是多么的幸福 。
- 大家看我的眼尾角天生就有那个往上翘的弧线 眼睛长撅眼初期的图片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每年立秋之后鼻子过敏就犯了不断打喷嚏 我的鼻子过敏怎么办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