菈妈亲子|“妈妈,冠军好厉害!”有格局的父母,这样陪孩子看奥运会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近 , 奥运赛事频繁上热搜:一枪成名的“双金王”杨倩、逆袭夺冠的谌立军、打哭伊藤美诚的孙颖莎……
就连原本对体育赛事不感兴趣的两个孩子 , 也争着吵着要看比赛 。
两个小家伙 , 会随着比赛的焦灼而紧张 , 看到中国队赢了 , 会兴奋地跳起来欢呼 , 仿佛是自己得了金牌一样:
对于孩子来说 , 崇拜第一 , 是天性使然 。 奖牌、鲜花、欢呼声 , 是对胜利者的肯定和嘉奖 。
“妈妈 , 杨倩好厉害啊!居然赢得了两块金牌!”
“谌立军落后对手11kg , 最后一举居然能反超对手1kg , 拿下金牌 , 太厉害了……”
但其实 , 我更希望孩子能看到成功背后的付出 。
每一个运动员都有着自己不为人知的辛酸成长史 , 所谓“台上一分钟 , 台下十年功” , 每一次的成功 , 都是靠汗水和泪水赢来的 。
而从运动员们夺冠的成长经历来看 , 除了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之外 , 我想对孩子说 , 这3个要素也非常重要:
1、自信杨倩在提到自己成功的时候 , 曾说自信很重要:“每次比赛的时候都不要去想自己以往的成功或失败 , 因为每次 , 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 ”
一个有自信的人 , 不管做什么都已经成功了一半 。
那个在猪肉店跳芭蕾的9岁小女孩 , 虽然家里没有经济条件供养她去学跳舞 , 可是凭着对芭蕾舞的天赋与热爱 , 她愣是照着视频 , 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自学 。
一个不自信的孩子 , 不管遇到什么事 , 第一反应就是“我不行”、“我做不到” 。 带着这样的情绪 , 又怎么可能成功呢?
教育家蒙特梭利说:一旦孩子内心有自卑感 , 孩子的生活就会充满冲突 。 而随之出现的胆怯、退缩等不良个性 , 则会与孩子形影不离 。 与之相反的是自信 , 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驾驭自己的行为 。
我儿子是内向型的 , 遇事总喜欢先躲在一边观察 , 确认自己能做到才会去实践 , 可是这样无疑会错过许多机会 。
有一次 , 我偶然听到他自言自语:“试试就能行 , 拼拼就能赢 。 ”于是 , 每次他犹豫的时候 , 我都会用这句话鼓励他 。 他也渐渐地从不敢尝试 , 到多了几分自信 , 愿意去接触新鲜事物 。
可见 , 自信是一种能力 , 它能激励孩子迈向成功 。
2、输得起 , 才能赢得起谌利军夺冠 , 可以用“惊天大逆转”来形容 。
一开始他落后对手6KG , 到最后一举的时候 , 甚至落后了11KG 。
很多人都觉得 , 谌利军反超不太可能了 , 尤其是在奥运赛场上顶着那样大的压力 , 更容易摧垮运动员的内心 。
可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 , 他直接加重12kg , 反超了对手 , 拿下了这枚宝贵的金牌 。
这一刻就连屏幕前的网友都激动到不能自已 , 还纷纷跑到他的微博下去刷屏道贺 。
失利的时候 , 他是怎样的心情 , 外人很难感同身受 。
但这一次 ,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他赢得起更输得起 , 只要心中有梦想、不放弃 , 就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
我们常常鼓励孩子要“争当第一” , 可恰恰忽略了教他们该如何面对失败 。
其实 , 输不可怕 , 可怕的是 , 输了之后不知道该如何站起来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