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发生在关羽“水淹七军”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关羽、于禁和成何 。原文如下:

文章插图
庞德坐于帐中,只听得万马争奔,征鼙震地 。德大惊,急出帐上马看时,四面八方,大水骤至;七军乱窜,随波逐浪者,不计其数 。平地水深丈余,于禁、庞德与诸将各登小山避水 。比及平明,关公及众将皆摇旗鼓噪,乘大船而来 。于禁见四下无路,左右止有五六十人,料不能逃,口称愿降 。关公令尽去衣甲,拘收入船,然后来擒庞德 。时庞德并二董及成何,与步卒五百人,皆无衣甲,立在堤上 。见关公来,庞德全无惧怯,奋然前来接战 。关公将船四面围定,军士一齐放箭,射死魏兵大半 。

文章插图
董衡、董超见势已危,乃告庞德曰:“军士折伤大半,四下无路,不如投降 。”庞德大怒曰:“吾受魏王厚恩,岂肯屈节于人!”遂亲斩董衡、董超于前,厉声曰:“再说降者,以此二人为例!”于是众皆奋力御敌 。自平明战至日中,勇力倍增 。关公催四面急攻,矢石如雨 。德令军士用短兵接战 。德回顾成何曰:“吾闻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今日乃我死日也 。汝可努力死战 。”成何依令向前,被关公一箭射落水中 。众军皆降,止有庞德一人力战 。

文章插图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羽围攻樊城,曹操派于禁和庞德率领七军前来救援 。督将成何认为大军屯兵低洼之处,如遇洪水将全军覆没 。主帅于禁不肯听从,庞德对此却非常担心 。果然,没过几天,洪水泛滥,淹没七军营寨,关羽趁机发动猛攻,于禁投降,只有庞德带着数百人拼死抵抗 。最终,督将成何被关羽射杀,庞德被周仓生擒活捉,后遭杀害 。

文章插图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四面八方”,意为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人释道源所撰《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中的“忽遇四面八方怎么生” 。

文章插图
小说中描述的关羽“水淹七军”的故事情节,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 。据《三国志关羽传》载:“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 。曹公遣于禁助仁 。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 。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 。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 。”《三国志庞德传》亦称:“会天霖雨十余日,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德与诸将避水上堤 。羽乘船攻之,以大船四面射堤上 。德被甲持弓,箭不虚发 。将军董衡、部曲将董超等欲降,德皆收斩之 。自平旦力战至日过中,羽攻益急,矢尽,短兵接战……为羽所得 。”从这两段记载来看,于禁所率七军败于关羽之手,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洪水泛滥,而七军营寨地势较低,被洪水淹没 。而关羽常年驻扎荆州,对于当地的气候非常熟悉 。因此,利用这一特殊气候向七军发动猛攻,于禁之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

文章插图
此战结束后,七军中有三万余众被关羽生擒,于禁和庞德也在此战中被生擒活捉 。然而,于禁和庞德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三国志于禁传》载:“(于)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 。”从《三国志庞德传》的记载来看,关羽其实并不想杀庞德 。该传称,关羽曾对庞德说了这样一番话:“卿兄在汉中,我欲以卿为将,不早降何为?”关羽话中提到的“卿兄”,指的是庞德的堂兄,此人名叫庞柔,当时在刘备手下任职 。
- 华佗真的给关羽治过病吗 华佗给关羽治病是真实事件吗
- 三国关公是哪里人 关公是哪里人
- 关羽千里走单骑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
- 关羽配不配武庙 湖北关羽庙
- 三国演义中是谁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过5关斩6将是哪几个
- 关羽当初低层社会卖枣的 关羽的傲气是怎么来的
- 刘禅愿意娶张飞的女儿,为什么不愿娶关羽的女儿?
- 老三国为什么删除了那么多 关羽怎么死的
- 关胜的性格特点 关胜是关羽的后人吗?有何依据?
- 搦战 关兴到底杀死了多少武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