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个账户因“违规打新”被限制!只因少交4毛钱 一家券商上了“黑名单”( 二 )

  
网下打新有哪些红线不能碰?  
据基金君统计 , 今年以来 , 中国证券业协会共发布8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售对象限制名单以及4份黑名单 , 共有300多位机构、个人投资者账户因违规打新被列入“打新黑名单” 。  
而在2019年 , 中国证券业协会共发布7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售对象限制名单以及3份黑名单 , 共有649个机构、个人账户因违规被限制参与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在内的股票打新活动 , 短则半年 , 长则1年 。  
那么违规打新都包含哪些情形呢?  
根据证券业协会2018年6月15日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 , 协会建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黑名单制度 。  
《规范》第四十五条要求 , 网下投资者在参与网下询价时存在下列情形的 , 主承销商应当及时向协会报告:  
1 , 使用他人账户报价;  
2 , 投资者之间协商报价;  
3 , 同一投资者使用多个账户报价;  
【52个账户因“违规打新”被限制!只因少交4毛钱 一家券商上了“黑名单”】4 , 网上网下同时申购;  
5 , 与发行人或承销商串通报价;  
6 , 委托他人报价;  
7 , 无真实申购意图进行人情报价;  
8 , 故意压低或抬高价格;  
9 , 提供有效报价但未参与申购;  
10 , 不具备定价能力 , 或没有严格履行报价评估和决策程序、未能审慎报价;  
11 , 机构投资者未建立估值模型;  
12 , 其他不独立、不客观、不诚信的情形 。  
而第四十六条则要求 , 网下获配投资者存在四类情形的 , 主承销商应当及时向协会报告 , 包括不符合配售资格;未按时足额缴付认购资金;获配后未恪守持有期等相关承诺的;以及协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责任编辑:DF39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