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在上幼儿园的三年中是随教师的评价逐渐形成的,这种自我意识对其一生的是非善恶的评判、道德标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表现如何科学地、恰当地给予评价,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索的课题 。教育是一门艺术课,而幼儿教育更是教育启蒙的艺术 。
自我意识:是指对自己的心理意识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使活动加强或削弱对此行为实行自我监督和评价并计划着进一步的行动,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等 。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1、从信任教师的评价逐步过度到独立的评价
三、四岁的幼儿对别人的评价往往只是教师评价的简单再现,对教师作出的评价,往往抱着一种信任态度,如问小班孩子你乖不乖,他回答你:“我乖,老师说我乖 。”到五、六岁的幼儿逐渐对评价持有了批评态度 。大班选值日生,小朋友们选了张兵,可是刘宇说:“他今天骂过我,不能选他 。”在孩子的心目中,值日生应该选表现最好的小朋友 。
2、从对外部表现的评价过渡到对内部品质的评价
三、四岁的幼儿只能评价一些外部的行为表现,还不能评价内部状态和道德品质,小班幼儿说什么是好孩子时,会回答你好孩子不打人,而大班幼儿就可以说出一些品质内容,比如:好孩子就是爱劳动、有礼貌、守纪律、爱清洁、讲卫生、有爱心的孩子,并能用对这些品质的评价来对照自我 。在向灾区小朋友捐款活动中,不少娃娃捐出了舍不得花得零用钱,爱心品质的评价升华了孩子的自我评价 。
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具体的评价
三、四岁的幼儿对行为的评价是比较笼统的,比如:我会唱歌,我会画画,我就是乖孩子 。而五、六岁的幼儿的评价就比较具体和全面些,他们能以老师提出的要求作为评价的依据,如:我请小朋友单独朗诵儿歌后,要求其他小朋友评价朗读得如何,幼儿回答我,他朗诵得好,因为他吐字清楚,声音自然,有表情等 。
幼儿的自我意识是逐渐形成的,在自我意识中,反映着幼儿评价自己实际行动的能力和对自己内部状态的注意,自我意识使幼儿形成具有独特的个性 。
【幼儿意识发展】为了宝宝以后性格的健全,爸爸妈妈一定要从幼儿时期让宝宝形成自我的意识与评价观念哦!!
- 秋天作用幼儿 秋天孩子喝什么汤最好
- 羊奶粉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什么好处 羊奶六大神奇功效
- 李姐芝麻薄脆的做法 幼儿园食谱带克数
- 感冒发烧了吃什么好 幼儿感冒发烧食谱
- 秋季你是怎样预防感冒发烧的呢 幼儿园秋季预防感冒小提醒
- 小儿发热有什么应急处理技巧 幼儿突然发烧到40度
- 幼儿细菌感染发烧发烧要几天痊愈 感染性发热护理诊断
- 因为幼儿园未及时控制传染病传播造成孩子被传染上手足口住院 幼儿园聚集性传染病
- 喝酒后头晕一会儿就清醒了好还是不好 喝酒突然晕倒无意识又秒醒
- 怎样防止宝宝在幼儿园生病 幼儿园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