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大部分父母都忽视的秘密( 二 )

  
然后破口大骂,说孩子不争气,或者说不是读书的料,甚至说他们愚笨。  
这样做,只会让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受挫。  
一定要记得给他们正面的鼓励。  
比如小小鱼练字,我之前会指着一些没写好的字,跟他说“这几个写的不好,要改正一下。”感觉他会有点郁闷或者不服气。  
后来我想改一下,指出那些写的很好的字,跟他说:“这几个写的真不错啊!最近进步很大。”  
这时他就很高兴,我再跟他说哪几个需要注意下,他也听得进去。  
其实我们的目的是孩子更积极、认真、主动的学习。  
那就不要去打击孩子。  
特别是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你越打击,他们越受挫。  
反而会去其他的地方寻求认同和满足。  
比如游戏世界,或者去找几个哥们一起混。  
积木|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大部分父母都忽视的秘密  
文章插图  
4  
我想通过自己来做到。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让孩子自己做主”。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而不是什么都要依赖父母。  
在孩子在两三岁时,会有一个自我意识敏感期,这是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一个敏感期,孩子会出现对抗的行为  
孩子们几乎将他全部的热情和注意力集中在了自我的建构中。  
所以在一些优质的幼儿园,会让孩子自己选择不同的学习和游戏区域,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  
那些有着共同爱好的孩子,就会成为很要好的伙伴。  
还记得小小鱼那时是积木区的常客,他跟另外两个男孩一直就在那搭建他们能看懂的各种积木,玩各种游戏。  
给爸妈的建议:  
父母要做的是发现孩子的兴趣,满足他们。  
当孩子发现了某些特别的东西,然后自己产生了兴趣之后,就会让他们专注于此,集中精力。  
而且孩子还会表现出,我要自己做。  
同时创造机会让孩子去独立做,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下楼,自己去开门,自己洗脸洗澡等。  
自己能做主去做,会感受到内心的满足和欢喜。  
而不是因为害怕惩罚,也不是为了得到大人的奖赏。  
这仅仅是我自己喜欢,我愿意花时间去做。  
这就是内驱力的模样。  
孩子不需要大人过多地干预和督促。  
比如那些真正爱上阅读的孩子,还有爱积木的孩子。  
因为自己喜欢,所以有了内驱力。  
那么在学习上,怎么才能让孩子拥有内驱力,成为一个“自推娃”?  
几乎很少有孩子会天生就内驱力满满。  
就拿阅读来说,如果不是我们从小小鱼半岁左右开始就坚持阅读的话,他能像现在这样发自内心地爱上阅读吗?  
我觉得答案是不确定的。  
总结来说,还是离不开“陪伴”和“坚持”。  
而这两个词的背后,需要无数地磨合,需要忍耐和付出。  
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核心——健康亲密的亲子关系。  
父母子女之间,彼此会不断地相互影响着。  
每天的语言交流,父母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态度。  
彼此的性格和价值观,相互磨合着。  
也就是我们要说的内驱力的第三个关键。  
积木|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大部分父母都忽视的秘密  
文章插图  
5  
我有信任的人支持关心,并能彼此分享。  
这就是健康亲密的亲子关系。  
从婴儿时就建立起来的依恋关系,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  
那些拥有安全感的孩子,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去探索这个世界的一切。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发现父母对自己信任而无条件的关爱。  
内心会亲近父母,愿意去倾听、理解父母的用心。  
而不是对抗和逃避父母。  
所以孩子也会朝着家庭和社会的期待,去成为爱学习、积极生活的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