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蛋壳心理找一个出口( 二 )

  
极少 有时 经常  
6. 要求孩子重新说一遍他(她)刚说过的话时,孩子是否不愿意?  
极少 有时 经常  
7. 你是否明显感觉到孩子在家里表现得更活跃、更外向?  
极少 有时 经常  
8. 孩子是否不愿意去幼儿园?  
极少 有时 经常  
9. 当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时,是否不愿意承认错误?  
极少 有时 经常  
10.在家庭教育之中,你是否能做到恰如其分地表扬或者批评?  
极少 有时 经常  
计分方法与结果评价  
第一步:  
1-9题,选择“极少”得1分,选择“有时”得2分,选择“经常”得3分;第10题,选择“极少”得3分,选择“有时”得2分,选择“经常”得1分 。  
第二步:将各题得分相加,得到总得分 。  
第三步:总分在18分以上,孩子有较强的“蛋壳心理”,抵御挫折的心理素质较弱,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此项教育;总分在10分以下,孩子有较好的抵御挫折的心理素质,对负性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总分在11-17之间,孩子的心理素质也在上述评价之间 。  
那么,当孩子面对心理困境,产生蛋壳心理时,又该怎么做?别着急,看看过来人的经验吧——  
过来人支招  
童童妈 (会计):童童竞选学校的小采访人员站站长时失败了,这让他非常灰心,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 。我安慰他:“你是第一次入选小采访人员,还没有经验,只要你自己不放弃,下次还有机会 。”接着,我又跑到学校去询问别的小采访人员是怎样竞选的,把获胜同学的演说词拿了回来,我和童童仔细分析别人演说词中的闪光点,客观评价他的优势,然后,让童童重新修改了自己的讲演稿,在饭桌上大声朗读 。  
我们还经常模拟选举场景,让童童站着演讲,我就坐在下面听 。童童没有气馁,第二年终于竞选成功了 。  
翔翔爸(教师):翔翔小时候由于身体不好,学习老赶不上趟 。可他就读的是省重点小学,同学都很优秀,为此,孩子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包袱,性格变得越来越忧郁 。于是,我就经常给他讲林肯小时候的故事,引导他克服困难、刻苦读书;翔翔喜欢下围棋,我就鼓励他报了校兴趣小组,参加省级围棋比赛,帮助他找回不少自信;我还降低对他成绩的期望值,不给他任何压力 。  
1年后,翔翔重新变得开朗自信,成绩也渐渐好了起来 。  
磊磊(25岁 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生):我爸爸个子很矮小,不到1米5,妈妈的身高还不及爸爸,所以小时候上学,经常会有同学在我背后指指点点 。我刚开始挺难受的,我爸就笑着劝我: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他虽然身材矮小,但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却经常不声不响地去做 。比如他看到人家的脚踏车倒在地下,就会去扶起来;邮递员把别人的信错放在我家信箱里,他会拿着信在小区里一幢楼一幢楼地去问……在我心目中,爸爸是很了不起的人,我从来没有因为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感到自卑 。  
具有“蛋壳心理”的孩子,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而家长要做的,就是为他的心灵寻找一个出口——  
故事里的启发 没有什么不可能  
●编译/ 张宁静  
艾雷格拉还在幼儿园上二年级时,校长西蔓女士给我打电话说,园里发现艾雷格拉学习方面有些障碍 。我走进艾雷格拉的教室 。孩子们围着老师站成个圈儿,正在听老师讲故事 。艾雷格拉却独自待在角落里,一旦被人抱回来,她又很快跑开,去玩具房自己玩,边玩边自言自语 。不久,其他的小朋友都不愿和她在一起玩了,而且试图避开她 。  
我不得不给艾雷格拉另外寻找幼儿园,却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拒绝 。每家幼儿园都以“她不适合这里”为由而回绝 。正当我走投无路的时候,西蔓女士推荐我们到盖特威学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