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主动“来信” 3.3万亿资产报平安 更有重大利好刺激 A股要嗨?( 三 )

  
股市怎么走?  
在RCEP和山西出来稳预期之后,股市怎么走就成了下一个问题 。  
首先从RCEP来看,这是一个大利好 。不过,首先是市场对此应该有一定的预期,因为此前已经过非常多轮次的谈判,并且于去年11月在曼谷发表过联合声明;其次,随着这一协定达成,国内宏观预期走好,外部环境也会出现宽松预期,在这种背景之下,尚未完成的去杠杆和尚未实施的资管新规,按理有了推进的条件;第三,周一外资的态度非常重要,由外资的流动可以看出,市场在多大程度上已经反应了此事,以及外资对于这个利好抱有多大的预期 。  
其次,从信用债事件来看,最近几年,这类事件不在少数 。2014年中登回购新规、2016年过剩产能违约潮、2018年民企违约潮、2019年包商破刚兑等等,但并不是每次都会对权益市场带来冲击 。在上述事件中,仅2018年的冲击比较大 。不过,中金公司认为,包商事件引发的市场波动和银行间流动性风险的抬升,可以依靠央行出手来化解,但地方政府引发的债务风险担忧,却是央行流动性投放无法解决的 。  
中金表示,情况会开始类似于2018年 。当年,由于非标持续压缩,信贷开始收紧,影子银行也相应收缩,整体广义流动性(社融和M2)增速逐步回落,即出现了紧信用的特征 。紧信用的格局对经济造成冲击,股市也相应走弱,所以央行反而在货币市场层面开始放松,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收益率逐步走低 。因此当年其实是“广义紧,狭义松”的格局 。2021年信贷额度可能没有那么宽松,财政刺激力度也会减弱,叠加利率上升以及信用风险出现后,信用债净增量也会比今年减弱 。明年社融和M2增速会出现逐步回落的现象,也相当于紧信用的过程 。  
兴业证券认为,近期市场资金面略紧张,叠加AAA级国企信用债违约,造成一定程度的交易踩踏,短期需要提防信用债包括城投债市场可能面临的波动与继续调整;今年三季度以来,不少偏债混合型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进入股市,随着年底临近,面临一定的业绩考核与产品赎回的压力,若出于流动性或折价等因素导致其无法卖出债券持仓,市场对债市的悲观情绪或蔓延至股票市场 。但他们同时也表示,中长期来看,曾经低风险高收益的AAA级国企信用债风光不再,未来信用债的定价体系中,曾被认为不是问题的信用风险溢价将得到其应有的权重,从而重塑我国整个资本市场的风险评价体系,权益类资产的相对性价比得到提升,金融供给侧改革打破“刚兑神话”,带来新一轮资产荒,权益资产或将大幅受益 。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山西主动“来信” 3.3万亿资产报平安 更有重大利好刺激 A股要嗨?】 (责任编辑:DF01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