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鉴定方法与技巧

金代钧瓷比起宋钧来说 , 绝大部分胎质较为粗松 , 工艺欠佳 , 釉色暗淡 , 窑变色斑也不像宋钧灵活美妙 , 而似彤云密布景象 。釉面玻璃光泽较强 , 有较多的棕眼和明亮的大小密集的气泡 , 常在天蓝釉和月白釉上加饰红斑 , 红斑逐渐晕散 , 边-不太清晰 , 器物多施釉 , 圈足仅足端无釉 。不过 , 由于金代钧瓷窑口比宋代更多 , 也有部分窑口继承了宋代钧瓷的工艺 , 造型规整 , 胎体坚实 , 釉汁莹润 , 窑变美妙自然 , 色彩艳丽 , 具有宋钧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 , 有的与宋钧难以区分 。当然这样的制品在金钧中仍占少数 。  

钧窑鉴定方法与技巧
  
文章插图  
宋代钧瓷多以器皿类造型出现 , 如花盆、花托、瓶、洗、杯、奁、尊、碗、盆、盘、壶、炉等 。其中以养花用的花盆类居多 , 其次是文 房用品类的洗、盆等 , 再次是审美的、寓意权贵的、祭祖用的瓶、尊、炉、鼎等 , 这三类作品已经从简单的日用品类上升到精神需要 , 标明钧瓷的功能是致力于审美需要的 , 突出一种“雅”的品位 。  
宋代钧窑窑变钧红釉的特点是施釉面积大 , 形成的彩斑形态自然 。这时期钧窑加施铜红釉的器物 , 尤以钧官窑瓷器为突出代表 , 如典型的玫瑰紫或海棠红釉色 , 非常珍贵 。  
钧窑鉴定方法与技巧
  
文章插图  
钧瓷片纹的明显程度与其釉色的变化和釉的乳浊度有关 。一般乳浊度高的釉没有透明性好的釉片纹明显 , 紫红色釉的片纹没有天蓝色和豆绿色釉的明显 。  
钧瓷烧成的最 高温度需要达到1280 , 并且须在还原气氛下进行 。所以 , 受当时窑炉设计的限制和燃料持续性的局限 , 使钧瓷的烧成十分困难 。这是由于窑炉中 , 存在上下温差的影响 , 使产品的高度受到局限 , 烧瓷时往往上边过火 , 下边缺火 。所以 , 成功的钧瓷就局限在了一尺之内才能够恰当烧好 。  
钧窑鉴定方法与技巧
  
文章插图  
关于宋钧瓷的“蚯蚓走泥纹” , 目前学界有多种不同论述 。民国郭 葆昌先生著《瓷器概说》中瓷器纹片形成的相关论述:“‘蟹爪纹’、‘蚯蚓走泥纹’ , 惟厚釉之器有之 , 盖釉料配合工作或有未尽精到之处 , 经火锻炼而纹生焉 。尝就钧窑器细为审察 , 其配制色釉 , 法用调和 , 不加研乳 , 颜料与釉汁未能十分熔合 , 经火乃现离合状态 , 致有大如‘蚯蚓走泥纹’ , 然此为钧器所特有 。而其它各窑 , 如汝、官、龙泉等 , 其配制色釉之法 , 则调和后 , 再加研乳 , 颜料釉汁务令熔合 , 虽其性仍在 , 经火后或不免有纹 , 但细如‘蟹爪’行迹矣” 。  
【钧窑鉴定方法与技巧】至于内蒙古的清水河窑址和呼和浩特市的白塔村出土元代钧瓷香炉钧瓷镂孔高座双耳瓶不仅造型优美制作工整窑变美妙釉色明净而且香炉印有“己酉年九月十五日自造香炉一个”的铭文其烧造年代应系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这些铭文的钧瓷香炉的确是不 可 多 得的艺术珍品 。也是钧窑断代的好资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