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挤出清水有点黏黏的( 二 )

  
一、发病原因  
1.间脑疾病或脑垂体病变,  
【乳房挤出清水有点黏黏的】2.内分泌系统疾病,  
3.胸部疾病,如慢性乳腺炎、胸部带状疱疹、胸壁损伤等;  
4.药物的副作用,如氯丙嗪、吗啡、利血平、吗丁啉、胃复安、丙米嗪、甲基多巴以及避孕药等激素类药物,可引起人体的内分泌功能紊乱、刺激催乳素分泌,导致乳房溢液;  
5.乳房的局部刺激和全身的应激反应,如经常玩弄或吸吮乳头、严重的、突然的生活习惯改变等因素,也可刺激催乳素分泌,导致催乳素出现一过性增高而引发乳房溢液 。  
二、乳头溢液临床表现  
1.乳腺导管扩张症  
患有此病的部分病人首发症状为乳头溢液 。溢液的颜色多为棕色,少数为血性 。此病好发于40岁以上非哺乳期或的肿块,直径常小于3厘米,同侧腋窝淋巴结可肿大、质软、有触痛 。若并发感染时,肿块局部有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 。  
2.  
此病以40~50岁者多见,75%的瘤体发生在邻近乳头的部位,瘤体很小,带蒂并有绒毛,还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易出血 。有时仔细触诊病人乳房,可发现乳晕下有樱桃大的包块,质软、光滑、活动 。  
3.乳房囊性增生  
育龄妇女多见 。部分病人乳头溢液为黄绿色、棕色、血性或无色浆液样 。此病有两个特点:  
一是表现为乳房周期性胀痛,好发或加重于月经前期,轻者多不被病人重视,重者可影响工作及生活 。  
二是常为多发,可见于一侧或双侧,也可局限于乳房的一部分或分散于整个乳房 。肿块呈结节状且大小不一,质韧不硬,与皮肤无粘连,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肿块在月经后可有缩小 。  
4.  
部分乳腺癌病人有鲜红或暗红色的乳头溢液,有时会产生清水性溢液,无色透明,偶有黏性,溢出后不留痕迹 。  
45岁~49岁、60岁~64岁为此病的两个发病高峰 。其起病缓慢,病人在无意中可发现乳房肿块,多位于内上限或外上限,无痛,渐大 。晚期病变部位出现橘皮样皮肤改变及卫星结节 。腋窝、质硬,随病程进展彼此融合成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