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在澳洲内陆的沙漠中心里,生活着一种叫刺角魔蜥的蜥蜴,因为体型非常瘦小,它被称为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蜥蜴,同时又因为它浑身都长满了凹凸不平、歪歪斜斜的刺,极为可怕人,因此又被看成是最“丑陋”的蜥蜴 。
【“磨身”求存的等待】因为非常小,势单力薄,再加之沙漠的荒凉,刺角魔蜥基本上很难捕食到其他生物,它唯一的食物来源也只有是比它更瘦小的黑蚂蚁了 。
一般情况下,刺角魔蜥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依靠自身的保护色隐藏在黑蚂蚁经过的路上,静静地等候黑蚂蚁的到来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刺角魔蜥还会遇到两种意外情况,一种是,黑蚂蚁会改变路径,让刺角魔蜥一无所获,白等一场;另一种是,黑蚂蚁会来,但却是姗姗来迟好几个小时,甚至是大半天 。但是无论是哪种意外情况,刺角魔蜥都不会气馁和懊恼,而是耐着性子,一直在炽热的太阳底下等待 。
但“守路待蚁”的等待还不是对刺角魔蜥的最大考验和挑战,在解决了食物问题后,刺角魔蜥还需要面对一个更大的难题,那就是找水 。
沙漠一年四季难得有水,唯一的水源只能是老天偶尔下点雨,但更多更有保障性的则是要依靠夜里的露水 。如何能收集到这些露水是摆在刺角魔蜥面前的一个大难题 。
为了应对这一难题,每只小刺角魔蜥从出生那天起,便会在父母的指导下,找到一块坚硬的石头或者几颗大沙粒,然后用它们不停地去磨蹭自己尚未完全长成形的脊背,一直磨呀磨,直至它们的脊背上形成一条“小沟渠” 。这样做的目的是,当沙漠下雨时,雨水便能顺着脊背上的“沟渠”,流进刺角魔蜥的口中,让它喝上水 。但这是一个痛苦的挑战,因为整个磨蹭脊背的过程一般要持续好几个月 。
每次,刺角魔蜥都要忍着巨大的疼痛,让石头和沙粒把脊背磨蹭得血肉模糊,直到“沟渠”完全形成 。
除了“引水”外,脊背上的“沟渠”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储藏露水,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刺角魔蜥还要靠沙漠里夜间的露水生存,为了获得露水,刺角魔蜥需要待在植物的下面,静静地守上一夜,这样脊背上的“沟渠”才能收集到一点植物排发出来的小水滴,如果不能坚持,稍有动弹或者移动,就会错过水滴 。
正是靠着坚持不懈,夜以继日的等待和忍痛“磨身”,刺角魔蜥才将不可能化为可能,将丑陋化为奇迹,最终得以在干燥残酷的沙漠里顽强生存下来,传承不息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