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泽平:通胀来袭、流动性拐点与市场风格切换】正是由于经济周期转入通胀阶段,资本市场风格出现了切换,高估值板块由于利率上升而杀估值,市场风格转向受益于涨价的周期品、低估值板块、全球贸易恢复受益板块等 。这站在宏观从上到下的视角,逻辑线索是十分清晰的 。
事件
中国3月社会融资规模为3.34万亿元,预期3.6万亿元,前值1.71万亿元 。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94.55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新增人民币贷款27300亿元,预期25038亿元,前值13600亿元 。M2同比增长9.4%,预期9.6%,前值10.1%;M1同比7.1%,前值7.4% 。
解读
1、流动性拐点再度确认:市场风格切换
3月存量社融增速12.3%,比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M2增速9.4%,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 。验证我们此前提出的“我们可能正站在广义流动性的周期拐点上” 。“不急转弯”,这轮流动性拐点的顶部不会太尖,斜率较缓 。
2018年中国经济十分困难,被称为过去十年最差,资本市场十分低迷 。在社会上充满“离场论”“洗洗睡”之际,在市场最为悲观的时刻,我们在2018年底发出了对中长期中国经济改革前景坚定乐观的声音,提出“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将开启新周期”“很多股票都很便宜”,2019年初提出“否极泰来” 。
2020年底我们提出“通胀预期”,2021年1月18日在业内最早提出《我们可能正站在流动的拐点上》,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和讨论,反对声音不少 。但随后市场调整并出现风格大切换,前期高估值板块因利率上升杀估值,低估值板块、通胀受益板块、全球贸易复苏受益板块等迎来转机 。关键拐点上,宏观大势研判从上到下看逻辑线索是很清晰的 。
2021年关键词:通胀预期、流动性拐点 。这是我对今年的主要看法 。机会来自这里,风险也来自这里,所有的经济形势、货币政策、股市房市债市商品等都围绕这一逻辑展开 。没有什么是永恒的,除了经济周期和人性轮回 。经济周期就是这样,即使经历十次百次,她每次还会如约而来 。有时你不得不相信宿命,在周期的轮回中,你看到一波一波的年轻人喊“这次不一样” 。你拯救不了任何人,所有人都要靠自我救赎 。
2、通胀来袭:买什么?
3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PPI、PMI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CPI非食品价格等均大幅上涨,而且是连续几个月上涨,通胀来袭,这是经济周期正逐步从复苏转入过热和滞胀的典型特点 。
过热和滞涨是货币宽松的终结者 。
这轮通胀的主因是全球经济复苏共振、拜登3万亿美元基建刺激计划、美元流动性泛滥等叠加 。
这验证我们的判断:中国经济周期正从复苏转入过热和滞胀,通胀预期抬升,结构性资产价格泡沫化,我们可能正站在广义流动性的周期性拐点上 。2021年一季度前后是经济顶,随后回归潜在增长率,增速前高后低 。
中国正在回归货币政策的正常化,结构性收紧信用政策 。近期,金稳委会议提出,“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住建部约谈热点城市,三部委收紧经营贷 。
但是因为欧美经济刚刚从低谷走出来,甚至还相当的脆弱,包括疫情仍然让人感到担忧,所以它对货币的放水和刺激仍然有很强烈的诉求 。中国和欧美出现了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的错位 。
正是由于经济周期转入通胀阶段,资本市场风格出现了切换,高估值板块由于利率上升而杀估值,市场风格转向受益于涨价的周期品、低估值板块、全球贸易恢复受益板块等 。这站在宏观从上到下的视角,逻辑线索是十分清晰的 。
- 小米miui14来袭,新增功能点不少,但还是有网友觉得升级了个寂寞
- 诺如病毒来袭,我们如何不让孩子中招 酒精为什么杀不死诺如病毒
- 干燥、爆痘、红血丝……秋燥来袭,如何度过“危肌” 秋季护肤小常识图片
- 怎样恢复微信删除的聊天记录?最新微信修复工具来袭! 怎样恢复微信删除的聊天记录
- 最新走势消息怎么样 拜登:抗击通胀是首要经济任务
- 老百姓抗通胀最好的方法 通货膨胀什么意思通俗易懂
- “薪资已死”?通胀高企,阿根廷民众为工资办“葬礼”
- 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美媒:又给美经济开“毒药”
- 拜登签署总额约4300亿美元《削减通胀法案》
- 通胀通缩 通胀通缩并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