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中的7条基本原则

  
  
教育孩子有基本原则吗?把专家的建议与父母面临的问题归纳一下,教育儿童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七条:  
1、让孩子体会到他们的举动所带来的后果  
《教会你的孩子正确举动》一书的作者之一查尔斯·斯卡尔菲教授认为,要采取一些办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意识 。  
一个三岁大的孩子就有能力明白基本的因果关系 。他建议父母试着用一种“事实就是如此”的语气来陈述某种不寻常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比如:“如果你把玩具留在车道上,它们可能会被车辆碾过 。”让这种自然发生的状况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换掉那些损坏的玩具 。  
小提醒:如果你永远都不想要你的孩子丢面子,那么他就永远都学不会自己振作起来 。  
如果事情本身带来的结果可能非常危险(比如孩子用玩具敲打玻璃桌),或者可能代价昂贵(比如他忘了锁自行车),就给他另外安排些合理的后果 。比如把玩具收缴,一个星期不准他骑车等等 。  
父母常犯的错误:安排了一些与他的举动所造成的损害毫无关联的后果 。  
如果你的孩子看电视时跳上沙发,用取消他的一次娱乐安排作为惩罚他是毫无作用的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你需要他明白他的举动和造成的后果之间的直接关联——所以,必须关掉电视 。  
2、给予正面的支持  
“抓住你孩子做出好表现的时机——比如他和别人一起分享玩具玩耍,对别人表现得彬彬有礼,帮助做家务事等等——就赞扬他,向他微笑或者拥抱她 。”《你孩子的健康》一书的作者——丹佛的儿科医生巴顿·D·施密特提到,“每天对孩子的批评和赞扬,要达到一定的平衡程度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  
向孩子表达你明确的态度:“谢谢你在我通电话时保持安静”以及“对于你今天解决你和你弟弟之间的争端的方式,我感到非常自豪 。”  
父母常犯的错误:把奖励当作贿赂来防止孩子的不正确行为 。  
专家认为:  
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不应得到这样的款待 。制止不正确行为,更好的解决办法是让他们停下,取消他们的某项优待特权 。  
3、缓和孩子急躁的脾气  
畅销书《了解你的孩子》的作者之一儿童精神学家斯特拉·切斯认为:孩子性情上的差异是造成教育子女不能一概而论的主要原因 。  
四十多年来她对于131名儿童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而近年来有关个人特性的科学发现,比如基因等也支持了她的结论 。  
切斯说:“仅仅出生几个星期后,婴儿就会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  
”一个孩子的性情,影响了他的行为标准、专心程度、对新环境的反应以及他感情表达的激烈程度 。  
研究者现在发现了试着改变这些人格特性是无用的,因为某些性情是与生俱来的 。  
父母常犯的错误:为适应你的孩子而竭力改变周围的世界 。  
如果你带着你精力旺盛的孩子走访亲戚,不要叫别人把所有易碎的东西移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相反你应该在走亲戚之前就训练孩子具有正确的行为;如果她要调皮捣蛋,马上把她带出去 。  
4、把持底线  
任何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开心,不喜欢听到当你阻拦他的计划进行时他所发出的尖叫 。  
父母教育中心的研究表明,教育在孩子六个月大时开  
  
12 3  
适度的宽容有益于迷途知返  
美国优秀教师进言父母  
  
  
  
始己初见成效 。所以,你越早开始把持和孩子打交道的底线,效果越好 。《抚养一个没被宠坏的快乐孩子》一书的作者、心理学家波顿·L·怀特说:“就算一个婴儿在哺乳过程中咬疼母亲,也应该把他拉开 。如果用一种简单的、适合他们年龄的办法向学龄前孩子阐述道理,他们最终能做到遵守规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