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八种生理状态( 二 )

  
专家叮嘱:  
A.如果小宝宝的呼吸每分钟超过60次,则可能患上了新生儿肺炎,应及时去看医生 。  
B.小宝宝脸色青紫、脸色不好看,或口吐泡沫,也应及时看医生检查 。  
C.小宝宝是以腹式呼吸为主的,所以不要把腹部束缚得太紧,以免影响呼吸 。  
宝宝的身体抖动  
妈妈好几次在给小宝宝洗澡或者换衣服时发现,宝宝的手、胳膊以及腿在颤抖着,有时小下巴也抖动 。糟了!宝宝是不是有癫痫?要不就是缺钙抽筋,慌得妈妈赶快找医生 。  
其实,这种现象既不是癫痫,也不是缺钙,而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 。因为小宝宝的大脑组织还未完全发育成熟,所以控制肌肉的功能尚不健全,而处于从属地位的皮质下中枢及脊髓,在功能上却相对地较为完善,因此小宝宝的动作均是通过它们来完成的,并没有完全受到最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质的控制 。  
只有通过大脑皮质控制的运动才能达到最稳定、最协调,而且是有目的的运动 。所以,小宝宝常出现无目的、不自主的肌肉抖动 。但是随着大脑功能的逐渐完善,小宝宝就会出现有意识、有目的的动作,这种不自主的抖动则会慢慢消失 。  
在寒冷季节要注意给宝宝保暖,以免他受冷后抖动得更厉害 。  
小编点评:新生儿不时一惊一乍和身体抖动,是属于正常状况,是宝宝发育的一过程,因此,妈妈们无需太过紧张 。虽然宝宝即使哭到脸色青紫和呼吸不规律皆属正常情况,但是妈妈们需了解,这些情况仍需多加注意,切记不可放松紧惕 。  
  
新生儿的生理状况  
体重反而下降了  
宝宝出生一周了,妈妈想知道他又长了多少克,于是用婴儿体重计称了称,不由得大吃一惊,宝宝非但没长,反而比出生时体重下降了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没有喂养好宝宝?可全家人都在兢兢业业地照料着宝宝的饮食,宝宝好像也吃得挺好的,百思不得其解 。  
原来,宝宝在出生后要排出胎便和尿液,还会吐出一些在出生时吸入的羊水,而且经皮肤和肺部呼吸又要失去一部分肉眼见不到的水分,再加之刚出生的宝宝进食量小,以上诸多因素使得宝宝的体重出现下降,一般在出生后的3—5天降至最低点,幅度比出生时减少3%—9%,但最多不会超过10% 。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大多在出生后10天以后即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此后迅猛增长 。  
如果过了10天后,宝宝的体重仍不恢复,或体重下降得太多,可能有病理情况,应找医生诊察,以确定病因 。  
皮肤上出现大理石状斑  
妈妈时常宝宝的身体、胳膊和腿上,发现犹如大理石般、略带蓝色的花斑条纹,尤其是温度低的时候更为明显,不知因何而起?  
正常情况下,人的皮下深处分布着很多细小的血管丛,用来调节温度变化,因此这些血管网对温度是非常敏感的 。当环境温度降低时,这些深处的血管丛就会收缩,使得管腔变小,血流变得缓慢,因而使这些血液滞留在表浅的静脉血管丛中 。因静脉血中氧含量较低,所以血液的减色发暗、发蓝、由于宝宝的皮肤非常薄,所以从外观上就可看到暗蓝色的网状花斑条纹 。  
当宝宝有某些内在的疾病时,也可能出现这种花斑条纹,因此,在排除了问低使皮肤受冷的情况后,如果花纹仍然不消失的话,应带宝宝去做进一步的检查 。  
皮肤一片一片地脱皮儿  
妈妈看见宝宝的皮肤又粗又干,一点也不细嫩,还一片一片地往下脱皮儿,以为是自己或是丈夫的皮肤本身不好,现在遗传给宝宝了,因此心里挺忧虑 。  
其实大多足月出生的宝宝,都会在出生后的一两天内出现这种脱皮,脱下的皮薄薄的,就像纸似的,可在手腕、脚踝处出现,有些甚至还扩展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