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新生儿听力筛查

【科普: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 , 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 。  
国内外报道表明 , 正常新生儿和高危因素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的差异较大 , 正常新生儿约为1%o~3‰ , 高危因素新生儿约为2%~4% 。  
新生儿及婴幼儿听力早期检测及干预项目包括听力筛查、诊断、干预、随访、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 , 是一项系统化和社会化的优生工程 , 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 。  
新生儿听力筛查对象主要有2种 , 一是所有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二是对具有听力障碍高危因素新生儿 。  
新生儿听力筛查时间为两个过程 。首先是初步筛查过程( 初筛):即新生儿生后3-5天住院期间的听力筛查 。  
其次是第2次筛查过程( 复筛):即出生42天内的婴儿初筛没“通过”;或初筛“可疑”;甚至初筛已经“ 通过” , 但属于听力损失高危儿如重症监护病房患儿 , 需要进行听力复筛 。  
小编总结:新生儿听力筛选能有效的帮助爸爸妈妈了解宝宝的听觉是否正常 , 以便倘若宝宝的听觉出现问题 , 能及时的发现 。因此 , 父母亲应按时让宝宝进行听力筛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