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5种新生宝宝的“手语”

养育孩子首先读懂孩子 。其实,新生宝宝的喜怒哀乐从小手的动作上都可以表达出来 。妈妈要注意观察孩子小手的动作,了解宝宝的需求,读懂他们的心灵 。  
 读懂5种新生宝宝的“手语”  
宝宝小手的5种意图表达  
1、小手张开、手指向前伸展:  
宝宝带着愉快的心情醒来时小手通常是这样的动作,这是他在邀请身边的父母和自己一起玩 。  
2、小手的指头放松地弯着:  
这时宝宝已经不再东张西望,他的手臂也松软地耷拉下来,说明宝宝已经累了,想睡觉了 。  
3、小手捏着松松的拳头:  
宝宝在睡眠中会有这种手势,说明他正在做梦,他的眼球在眼皮下轻轻地转动,有时还会发出轻轻的鼾声 。其实,梦中的宝宝睡得并不深,随时可能会醒来 。  
4、小手紧紧地握着拳头:  
宝宝紧张时通常会有这样的动作,这时或许宝宝是害怕某个陌生环境或人,也可能是他的小肚子有些不舒服 。  
5、手臂放松、小手轻轻地握着:  
这时的宝宝正心满意足地享受着美妙的时光,他愿意独自呆着,而不需要外来的干扰 。  
新生儿小手张不开原因  
新生儿刚出生时,很多都会有握拳现象,很少张开 。尤其在睡觉时,他们的手会呈现轻度的握拳状态,拇指放在其他手指之外,有时会自发地张开,再握紧,这都是正常的,不需要太紧张 。但如果握得很紧,并且拇指压在其他四指里面,不能自发张开,就是不正常了 。这可能是在提示有脑病变 。  
早点让宝宝露出小手  
两三个月的小婴儿就能看到自己的小手了,这个阶段有超过1/3的父母为避免孩子抓伤自己,用手套或长袖裹住婴儿的小手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可能会影响婴儿大脑的良好发育,正确的做法是尽早让婴儿露出小手,开发智力 。  
专家介绍,两三个月的婴儿看到自己的小手,心理也随着发展到喜欢看手、玩手,此时常常把双手握在眼前,手指乱动,抓脸、抓衣被 。两三个月是婴儿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孩子要用双手来学习本领提高智力,手的精细动作是婴儿最初的智能表现,手指动作的灵巧性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大脑的发育成熟程度 。限制小手的“自由”,可能会影响到大脑的早期开发 。  
专家建议,为了避免婴儿用指甲抓伤自己,父母可以在孩子睡着后,用指甲刀轻轻剪去指甲,但不要剪得太短,光滑平整即可 。  
【读懂5种新生宝宝的“手语”】小编总结:有时候宝宝虽然还没学会说话,但是会用手指来表达自己的要求,父母只要仔细观察,就能轻松地领悟宝宝的手指语言 。以上5种新生儿的“手语”,你读懂了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