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相告:孩子,我们吵架了( 二 )

“宝贝,我和你妈妈吵架很正常,要知道,天使们也会因为心情不好而发生争执 。”心理学教授斯柯特·史丹利第一次对儿子谈起夫妻争吵时这样解释,“儿子原本绷紧的小脸开始放松,他不那么害怕了 。”  
专家认为,应该让孩子学习如何处理矛盾,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所持的观点都是不同的,想要达成一致,必须有一方做出让步 。让孩子知道父母有时会意见不一更有必要,父母的争吵和辩论能够让孩子认识到他们不是惟一会生气的人,也不是惟一需要让步的人 。  
更为重要的是,父母间适当的争论能够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处理分歧,尤其是在孩子长大、拥有自己的婚姻后,这种能力更显重要 。对孩子来说,父母从来没有吵过架并不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孩子会因此而惧怕争吵,抱有错误的观念,认为和谐愉快的关系中不应有任何分歧,  
更不应该有任何争吵 。当他们长大,不论是夫妻间还是朋友间,一旦观点不同,他们或者因为相信争论不能解决问题而掩盖自己的感受,或者在争论后拂袖而去,心中久久不能释怀 。  
史丹利教授说:“多年来,我和妻子从来不避讳在孩子面前争论,我们称之为思想探讨 。  
但有一点我们非常注意,那就是我们从来不在孩子面前争论无法解释原因的问题 。事情的因果都很明朗 。孩子们看到,虽然我们在争吵,但我们都不是无理取闹,更不会上升为‘敌我矛盾’,我们依然相互尊重并且非常相爱 。”  
  
·对孩子悉心呵护——当孩子受到伤害时  
  
怎样判断父母之间的争执已经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了呢?一旦孩子由于父母争吵而产生焦虑,其性格和身体状况都可能受到影响 。性格方面的表现如情绪低落,内向,或者是喜欢挑衅,容易激动,伺机打架;身体方面的症状则包括头痛、胃痛、暴饮暴食等等 。  
首先,夫妻俩应该当着孩子的面和好 。  
一旦你们在孩子面前发生了争执,言归于好时也一定要让孩子看到 。如果你们和好时会有一些亲密动作,不方便让孩子看到,至少一定要亲口告诉他,爸爸妈妈已经重归于好,大家仍然是幸福快乐的一家人 。当然,让孩子亲眼看到问题解决是最好的结果 。教会孩子如何道歉和让步是儿童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应该让孩子放心——刚才发生的一切已经完全过去,因此他们完全不必担心接下来还有类似的令人害怕的场面 。  
其次,  
  
123 4  
少点“功利教育”  
教育宝宝的十个最佳时机  
  
  
  
鼓励孩子把当时的感受说出来 。再有针对性地加以宽慰解释 。比如孩子说害怕,要弄明白具体怕的是什么,是父母当时的高声喊叫,还是怕父母不要自己了 。然后向孩子解释,说爸爸妈妈当时是一时冲动,没有控制自己,等等 。孩子尽管对这些解释有点似懂非懂,但是看到爸爸妈妈平心静气地讲话,自然也会平静许多 。时间久了,只要父母一直不再吵架,孩子就会把父母吵架的事情渐渐淡忘 。  
第三,注意孩子有没有模仿父母吵架的情形 。孩子可能是无意的模仿,告诉孩子这不是好孩子应该做的就可以 。有的孩子会说,“爸爸那天就这么说的!”父母不要一句:“大人说的,小孩子不能说!”把孩子堵回去 。应该承认,那天爸爸这么说也不对 。  
Tips:  
一些永远用得上的建议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