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吃什么 寒露饮食注意五大要点( 二 )

  
寒露养生  
寒露养生重在养阴润肺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忙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 。当初他们只是注意到在不同的气候中 。同一时间太阳位置的高低也不同 。于是他们在地上立了一根竹竿 。观察竹竿影子的长短变化 。取中午竹竿影子最短的那一天为夏至 。取竹竿影子最长的那一天为冬至 。  
逐渐他们又发现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长短相等的时候 。便又定为春分秋分 。由于二分二至相隔的时间太长 。无法满足生产上的需要 。又陆续制定了其它的节气 。秦代时已制定了立春、雨水、立夏、小暑、立秋、处暑、白露、霜降 。到了两汉时期 。二十四节气已经全部确定并和我们现在的二十四节气完全相同 。  
自古秋为金秋也 。肺在五行中属金 。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 。“金秋之时 。燥气当令” 。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 。如果调养不当 。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 。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 。古人云:“秋之燥 。宜食麻以润燥 。”此时 。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 。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 。如辣椒、生姜、葱、蒜类 。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 。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 。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 。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 。斯时露寒而冷 。将欲凝结 。故名寒露 。”“露气寒冷 。将凝结也 。”由于寒露的到来 。气候由热转寒 。万物随寒气增长 。逐渐萧落 。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 。在自然界中 。阴阳之气开始转变 。阳气渐退 。阴气渐生 。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 。  
祖国医学在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因此 。秋季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之阳气 。当气候变冷时 。正是人体阳气收敛 。阴精潜藏于内之时 。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 。也就时说 。秋季养生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  
我们在进行饮食调养的同时 。也一定要注意好精神的调养 。寒露节气已是深秋时候 。这个时候气候已经很冷了 。万物开始沉寂 。到处可见的落叶现象 。每当我们看到这些景象的时候就会出现伤感、忧郁的心态 。这个时候 。我们应该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 。让自己开心一些 。  
除此之外 。秋季凉爽之时 。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作相应的调整 。我在多年的临床诊疗中发现 。每到气候变冷 。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 。分析原因和天气变冷、人们的睡眠时间增多有关 。因为人在睡眠时 。血流速度减慢 。易于形成血栓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 。为避免血栓的形成 。我建议大家顺应节气 。分时调养 。确保健康 。  
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 。由于气候渐冷 。日照减少 。风起叶落 。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 。出现情绪不稳 。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 。因此 。保持良好的心态 。因势利导 。宣泄积郁之情 。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  
寒露习俗  
饮菊花茶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 。此时菊花盛开 。为除秋燥 。某些地区有饮“菊花茶”的习俗 。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 。渐渐移至重阳节 。菊花茶其味清凉甜美 。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